請關注“梨園雜志”微信公眾號。關注方法:開啟微信,在微信搜尋框中搜索“梨園雜志”或“梨園雜誌”,找到梨園雜志公眾號,進入點選關注,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前清光緒年間,北平的街談巷議以及前門外的老掌櫃們的言論,議論起戲來總是說,張二奎、程長庚、余三勝怎樣好,一提譚鑫培,大家都很鄙視,說他唱得纖巧,沒出息。這是什麼原故呢?因為張、程、餘諸位的腔調,講圓宏莊重,如汪桂芬、許蔭棠、孫菊仙等所唱之腔調,去古尚近,到了譚鑫培的腔調,一變而為靈活輕快,彼時老的觀眾聽慣了舊的,驟然一變耳音,當然是不贊成的。
再說有一種守舊的人,他的思想,無論何事都是舊的好,又有一種人也是藉此自呼,言外是他見過張、程、餘,沒有看見過就是了。其實凡物日久必要變。再說鑫培對於腔調,研究非常之細,於“閃板”、“趕板”、“垛板”等等地方比從前較為精緻,不過他的腔,有許多由旦腳的腔變化而來,所以偏於悠揚蘊藉的地方較多,這正可以算是他的好處,也可以說是不讓古人,又何必攻擊他呢?
譚鑫培
這話又說回來啦,可是在民國卅年以前,大多數人的論調,又多是專講老譚,彷彿不是老譚的腔就算要不得,這種見解也算要不得。這與光緒年初年各位老掌櫃的見解都是一個毛病,現在到臺灣來,大多數的人又都是推崇餘叔巖了。
總之歌唱的腔調最好是講韻味,不講彎轉,歌唱所以表現心情,所謂長言不足,則嗟嘆之。韻味能夠把心緒表現出來,彎轉則絕對不能,任憑唱的多好聽,於歌的意義是毫無關的。故西洋音樂家都說歌唱一注重彎轉,便落了下乘,也就將要消滅了,這是一點也不錯的。同治年間及光緒初年,正是張二奎、程長庚他們最紅的時候,是重韻味的,到了譚鑫培、龍長勝他們,就偏重彎轉了。這也是當年老掌櫃們瞧不起他的一種重要的原故。
但譚腔雖瑣碎,尚不至如旦腳腔彎轉之多。一次與陳德霖談及此事,德霖說,旦腳除了咳咳還怎麼著呢?說得大家大樂。固然旦腳離不開咳咳,但從前比現在少得多。
賈洪林、陳德霖之《桑園寄子》
再有一件事情要補充著說一說,前面說的老掌櫃們之議論如何如何,按老掌櫃的都是做生意的,並非專門研究戲劇的,他們說的話為什麼有這樣的價值呢?這也有它的原因。
從前戲園子演戲,較為文雅一點的人看戲都在兩旁,再闊一點的則在樓上,至於臺之前面一片,在目下是最好的地方,在從前是最粗野的一片,這個地方俗名叫作池子,在這個地方看戲的人,都是五行八作,工界人較多,商界人也不少,但都是糖店、米麵鋪、老米碓房、木料、鐵貨、機房、客店等等行道之人,又擠又不乾淨。夏天都是赤背,可以說是都是一群粗魯人。
三慶園舊照
但是與這一片的人叫好最有關係,他們大家一叫好,則演員便可唱紅,倘他們不叫好,只靠兩旁的人叫好,那是沒勁,而且無用的。現在也是如此,倘臺前觀客不叫好,便不能成為好腳,而彼時在池子中聽戲的,大多數都是徒弟,最高也不過三號掌櫃,他們平常聽的議論,當然都是他們的掌櫃的,且大多數是山東人,所以山東買賣的掌櫃的議論,是可以討論的。他們贊成的腳色,則他們的徒弟一定贊成。而彼時北平的買賣,山東幫又佔很大的部分,勢力已經很大。再加上挑水的人、送報的人、掏糞的人、老米碓房的人、碾房的人、磨面的人(俗名磨工又曰磨官)等等,一切賣力氣的人也通通是山東人,而這些人也當然都是以同鄉老掌櫃的話為然的,於是老掌櫃的議論戲劇的話,都是很佔勢力的了,所以演員也相當怕他們。
(《齊如山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