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軍事文集》啟發錄 丨 作者 / 劉文新
這是孫子兵法講武堂的第358篇原創文章
全文4980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一個永恆的兵力法則是“集中優勢兵力”,也即孫子兵法所講的“我專而敵分”,這個法則不僅適用於我,也適用於彼,故雙方都在努力向這個方向努力,最終誰能集中取決於統帥之間的智慧較量。
三大戰役本質上都是在運用集中兵力上的較量,尤其是遼瀋戰役,四野計劃將東北的國民黨軍趕到關內聚而殲之,這樣四野就可以在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實現目標,而高層看到了問題的本質,蔣介石準備放棄東北,將軍隊撤走,這樣就會導致其軍隊會集中在某個地方,增加將來殲滅的難度,因此,強烈要求四野先打錦州,關上逃走的大門,在這裡將其殲滅,從戰略上使其兵力不得集中。
進軍兩廣的戰役也體現了這個思想,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一日《十五兵團暫不進攻廣州》中強調,不要迫使廣東之敵退入廣西,因此,要求十五兵團除一部位於韶關、英德一帶外,主力應由英德以北向西南攻佔德慶、高要一帶,切斷兩廣聯絡,使廣州處於孤立地位。
孫子兵法虛實篇之所以強調主動權,是因為軍隊的行動自由是實現兵力集中、以實擊虛的前提,這其中也體現了戰役佈局的重點,包括知戰地、知戰日都是戰役操作的目標。(讀軍事文集97)
集中兵力概念簡單,可是操作起來,大概需要將《孫子兵法》十三篇從各個角度綜合運用起來才能實現。
一、集中兵力的本質
集中兵力的重點是掌握戰場主動權。
孫子兵法虛實篇是十三篇的中心,其他十二篇所有的工作都為了實現虛實篇所講的主動權和在戰略重心上集中優勢兵力。
虛實篇講“我專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做法是“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就是說,基本原理是我集中兵力,讓敵人分散兵力。
然而,在對“集中”的認識上,並非集中就是所有兵力都聚集在一起,分開則意味著不集中。這是一種狹義的集中,或說是對集中的一種誤解。
集中的本質是“致人而不致於人”,即掌握戰場主動權。
一九三二年五月三日給中央局的《對政治估量、軍事戰略和東西路軍任務的意見》中反映了這個問題。
沒有看到中央局發來的電報說的是什麼,從回覆的內容上,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是中央局誤解了“集中用兵”這個原則。
給中央局的電文中說:“此次東西兩路軍的行動完全是正確的。東路軍深入漳州絕不是為著籌款,西路軍的分出也沒有破壞集中的原則。我們已經跳出敵人的圓圍之外,突破了敵人的東西兩面,因而其南北兩面也就受到我們極大威脅,不得不轉移其向中區的目標,向著我東西兩路軍行動。我西路軍今後應採取完全主動的動作,用各種方法調動敵人,集中兵力打擊他的弱點,各個消滅敵人,達到全域性勝利。東路軍今後任務,是要堅決打擊粵敵,要馬上集中十四軍、三軍的第八師、十二軍的三十六師於猷巖……”
在三次反圍剿過程中,毛委員就已經發現,僅僅在內線作戰風險太大,儘管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尚能掌握主動,但空間太小,面對越來越多的敵人會越來越困難。
而分東西兩路軍,跳出包圍圈,在外線作戰,更能掌握主動權,使敵人的兵力更加分散,依然可以實現集中原則。
從這個電報中,思考一下孫子兵法虛實篇“致人而不致於人”與“我專而敵分”的關係,有助於我們用這個實踐理解“集中兵力”的本質。(讀軍事文集二十二)
二、能否集中兵力智慧的較量
我專敵分是智慧較量。
孫子曰: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這句重點是:
(一)示形詐敵,示形於敵,使其產生錯誤判斷,才會分散兵力;
(二)無形才能讓敵人感覺不到危險,我又能隱蔽集中,從而在我預設的戰地、戰日“以十攻其一”的優勢會戰。
其難點在於你的“示形詐敵”能否被敵人識破,因為他也在謀求集中己方兵力而分散你方兵力,這種較量既取決於雙方將領的指揮,也取決於團隊的執行。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五電報《打李鐵軍及以後的作戰任務》中有所提及,原定第二步打西潼線上之敵,第三步出漢水、豫西南,因西潼敵已先我集中兵力,把握較少,故改變計劃,東打李鐵軍,並相機佔領鄭洛以南、平漢以西若干縣。
西潼敵人先我集中兵力,既可能是察到解放軍之部署,也可能是基於他們的“我專敵分”的行動計劃。
戰爭情勢之所以瞬息萬變,是因為你在部署,對方也在部署,你在“形人而我無形”,對方也在“形人而我無形”,當大家都行動起來的時候,就產生了很多變數。
但總體目標是在一個階段內,基於彼我雙方的形勢進行來變通執行,如解放軍當時階段,側重於打分散之敵,操作重點是分散敵人,對西北野戰軍、晉冀魯豫野戰軍、華東野戰軍、陳謝集團的指示皆如此,電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比如給陳粟之電《同意陳粟部分兩路前進方針》中說,你們與士渠所部暫時分開建立根據地,將來看情形,各留一個縱隊在當地發展根據地,集中三個縱隊打較大規模的仗,如此方可迫使敵人分得更散,造成好打之條件;各縱輾轉活動,擊破三條鐵路,殲滅分散之敵,極為重要。
十月八日給陳謝的電報《凡無把握之仗不要打》中也講,同意你們以主力東進佯攻洛陽,留小部監視韓城之敵,待其回援殲其一部之方針;如敵回援時不好打,則進攻登封、密縣、禹縣、郟縣諸地,迫使敵人分散,然後各個殲滅之。(讀軍事文集87)
所以,專分這事,大家都想我專彼分,但最終誰能專、誰被分,要看誰能察勢,能創對外的聲勢、氣勢,提振對內計程車氣,還要用活攻守、奇正、虛實、分合、變化等操作要點,這是智慧、意志、勇氣的綜合較量。
解放戰爭初期,面對國民黨的優勢兵力,要做的就是分散其兵力,使其不能集中,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中原軍勝利突圍的意義》中提到:西安訊息,一戰區政治部主任顧西平、警備司令趙才標在宴會上說,李部之企圖系佔據陝南,控制關中,響應陝北,進展甚速,威脅甚大,國軍預計在兩禮拜內進攻陝北,現已被破壞等語,足見你們對大局幫助之大。
可見,在敵後建立根據地、創造戰場等方式都可以鉗制敵人的兵力集中,而我又可以在敵人分散時集中兵力殲滅其弱小之一部分。
當然,對方也會以“奪其所愛”的方式吸引你的兵力,至於最終誰能集中,比拼的是將領之間對戰場形勢的把握。
有人說,道理我們都懂,關鍵是如何看透對方的虛實,看破他動作的目的是什麼?
這屬於孫子兵法“知”的範疇,以“知”為主線,孫子十三篇可以成為一個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作業系統。
同時,還有具體方法:
1、“五事七計”戰鬥力評估模型知彼我之大略,屬於宏觀的知彼知己,判斷其優勢和可能使用的戰法。
2、“地生度”模型之稱勝判斷,這是戰場虛實判斷的方法,《孫臏兵法》說“有所有餘,有所不足,形勢也”,從人地平衡角度,對地形地勢角度判斷敵人兵力之虛實。
3、虛實探知四法,作之、策之、形之、角之,這是在判斷基礎上,透過偵察部隊進行查實的操作方法,以證實將軍之判斷。
4、相敵32徵候判斷法,行軍篇給出了三十多種透過細節判斷地方狀態、徵候的方法。
5、用間先知,透過在對方安插間諜,提前掌握敵方的計劃等。
6、八陣之經,是要知兵道,上知天文(天氣、氣候之變化徵候等),下曉地理(地形特點之用兵策略),內知人和之理,還要知排兵佈陣之法,充分將地形與兵種優勢融合在一起。
重要的是搞懂這些模型、方法的本質,使用中建立起獨特的思維方式,尤其是能找準看問題的角度,這個功夫不是學來的,是實踐出來的。
當然,這些方法也可能被對方利用,示形於你,形成你錯誤的判斷,做出他想要的行動方案。(讀軍事文集77)
三、敵人兵力集結在一起怎麼打?
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打敵人分散之敵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戰法,也是解放戰爭中一個時期內的主流戰法。
但如果敵人兵力集結在一起,沒有分散,該如何打呢?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給西北野戰軍的電報《對集結之敵的打法》中給出了方法,如果敵集結一點不能殲滅,請考慮以一部監視正面,全軍主力轉至敵後,向三邊(針對西北戰場有具體所指,即陝西西北的定邊、安邊、靖邊)方向前進數十里至百餘里,迫敵人後撤回救,然後於運動中殲滅之。
這則短短六十六字的電文讀起來很熟悉,有點像《孫子兵法》虛實篇所說:“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九地篇又說:“敢問,敵眾以整將來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一九四八年六月三日給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中原局的電報《多方調動敵人方能創造機會》講:整個中原局勢,打運動戰的機會是很多的,但要有耐心,要多方調動敵人,方能創造機會。
調動敵人,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核心在於恰如其分地運用“利”與“害”,透過示形“利”或“害”,以實現自己的動敵目的,成功完成其作戰目標。
如虛實篇所言: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讀軍事文集89)
四、戰爭維是對集中兵力的限制
孟良崮戰役國民黨軍能中心開花?
從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四日的電報看,軍委贊同以一、四、八、九縱殲擊七十四師,認為此極為正確,並佈署:該敵殲滅後,應集中尚未使用的各縱隊(二、三、六、七、十,除小部用於鉗制外),乘勝殲擊八十三師及二十五師,收復蒙陰、青駝之線,實現中間突破。
從這個部署說明,我們經常看到的國民黨要以七十四師為中心,蔣介石調集十萬軍隊增援,給華野來個“中心開花”,這種情況粟裕將軍考慮過,但可能性不大,因此才下圍殲七十四師的決心。
因為國民黨軍隊擺開的是一字長蛇陣,當時周圍全部軍隊的數量是四十萬多人,想把華野二十七軍隊圍殲,1.6倍這個比例是難以實現的,而且華野的背面還沒有國民黨軍隊,有退路可能也是華野做這個決策的重要因素。
還有人說,國民黨八十三師、二十五師沒有全力救援,實際上也不完全正確,從電報上看,總部本就有圍殲八十三、二十五兩個師的計劃,說明當時兵力充裕,從戰爭維角度看,七十四、八十三、二十五與華野在一個戰爭維內,華野兵力是這三個師的五倍左右,完全可以各個殲滅,八十三、二十五師擔心圍點打援是有道理的,同時也有阻擊他們的縱隊,而其他各路援軍均遠離戰爭維,他們提供不了支援。
所謂戰爭維,汪濤先生的定義是:戰爭雙方有效擊毀距離、機動能力所決定的空間和時間範圍。
可見,如果七十四師努力向八十三師靠攏,兩個師會合到一起,或許可以改變華野圍殲的決策。從圍殲七十四師的傷亡來看,七十四師的擊毀效率是華野的近五倍,如果與八十三師會合,擊毀效率還會提高,儘管依然可以圍殲這兩個師,但傷亡數字會大大提高,作戰時長會增加不少,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可能會有改變圍殲七十四師的決策。
孟良崮戰役勝利後,五月十八日電告華野《廕庇修正待機再戰》,放棄了之前乘勝殲滅八十三、二十五師的計劃,主要是因為圍殲七十四師時損傷較大,五月二十二日電報《在山東戰場打破敵人進攻的作戰方針》中體現了這點,電文中說,殲滅七十四師,付出代價較多,但意義極大,證明在現地區作戰,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夠用各個殲擊方法打破敵人進攻,取得決定勝利。
所以,孟良崮戰役,張靈甫所謂“中心開花”策略可行性微乎其微,而且是在被圍之後提出來的,這就像孫子兵法所講的“敗兵先戰而後求勝”,七十四師的中心開花或許求的是“生”。
孫子兵法說,多少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
很多人都說粟裕大將打的都是神仙仗,實際上,在戰前他將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到了,也都做出了各種預案。加之周圍兄弟部隊的配合,從電報稿中也會發現,絕大多數電報都是誰誰,並告誰誰,“並告”的物件多為周圍部隊的司令員政委。
廟算的重要性是把各種可能想清楚。
這個戰例中,戰爭維這個概念對集中兵力影響比較大,需要我們重視,戰爭維是相對的時空概念,有效的時間內,在這個“圈”裡集中兵力殲滅敵人,就是有效的集中。(讀軍事文集83)
五、最後的話
集中兵力、聚焦資源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在操作中往往分散了兵力、分散了資源,其核心就是被環境迷惑了,被對方(包括同行其他企業行為)的“示形”迷惑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戰略定力不夠,站在企業的角度,不是定力不夠,是活路不夠,如果這個方向可以持續的賺錢,就不存在“定力”的問題。
可見,集中兵力道理好理解,也都知道,真正靈活運用起來則不易,需要操作者在實踐中逐漸找到手感。
最後,強調一句:集中兵力是戰術動作,往往不是戰略需要考量的事情,請謹記!
推薦閱讀:
《孫子兵法「經營氣勢」方法合集:組織沒有氣勢,一切努力全白費》
從入門到精通,掌握《孫子兵法》的操作實務,
這兩本書有必要一起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