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全新的、技術為主的專欄。以問答的形式。答疑的神秘人物為:不願透露名字的兩位前國手及一位退役省隊選手(都是資深教練)。他們只想歲月靜好,安穩睡大覺,不想出名。
黑馬君覺得與大家分享這些技術心得,是頗有價值的。也是對“黑馬聊乒乓”的一個補充。
於是,“登峰造極”欄目應運而生。
高吊和前衝弧圈,哪個旋轉更強?好像力量大、速度快的球往往旋轉不太強。
覺得力量大、速度快的球旋轉不強,很可能是感覺上出錯。來球的力量夠大,頂到你的底板後,就自動反彈回去了,你還沒清晰感受到那種旋轉,球已經回彈了。其實,國外早有專門的實驗,在乒乓球內加了電子晶片,以測試同樣的人拉前沖和加轉弧圈。結果是旋轉差不多,甚至有時前衝弧圈的轉速比高吊弧圈還要高。
我們普通球友之所以感覺高吊更轉,是因為高吊往往力量不強,不好借力,所以覺得轉。十多年前,那時的高吊弧圈弧線偏高,不像現在常被稱為“加轉弧圈”。那時候防守高吊,都是大力拍回去,以力量和速度來抵消旋轉。
(黑馬君旁白:依稀記得初中打球時,對方搓過來的球太轉,我拉不上臺。我爸說你多使點力,以力破轉。—似乎有類似的原理。)
我們下旋球過去,固化長膠磕過來的太快,該怎麼拉呢?
等長膠過來的球“飄晃”完了,再拉,會簡單點。你覺得它快,那是因為你站臺太近。你退後些,就會發現:球開始往下掉,速度下來了。來球的前面階段是快,你等球“拐”過來就好了。
即使退臺遠一點,你拉高吊到對方底線,長膠也是很難受的。
勾手發球怎麼判斷上下旋?
勾手發球,要想真正接好,先要自己學會發。
一般來說,判斷的時候要看清楚他觸球時的動作是向上還是向下。只是碰一下,還是有加速的動作。還要看觸板的位置,和觸球時球板的角度。
一,看觸球時球拍的瞬間走向。向下對應下旋,向上對應上旋,動作瞬間停頓,很可能只是不轉。看清對方發球時的手臂有沒加速,還是停頓,或者,只是碰過去的。
二,看觸球的位置。板頭(板尖),死轉(即旋轉強)。板的邊緣,旋轉一般。板底(即靠近手柄的位置),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