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關注科技消費領域
- 如何定義科技消費領域
- 科技消費領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 未來有機會的科技消費方向
A. 為什麼關注科技消費領域?
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在“科技*消費”領域持續出現獨角獸甚至是超級獨角獸:海外的蘋果(市值最高企業),TESLA,Peloton(以及後續二梯隊的Tonal,Tempo,Whoop),國內百億級的大疆,極米,Anker,九號,石頭,雲鯨,追覓等,名單可以很長很長。從百億人民幣到萬億美元,涵蓋了家電,通訊,娛樂,健康,出行等眾多領域。彷彿亞馬遜雨林,生生不息,同時形成了多層次的生態。
從投資角度,這意味著一片值得“深耕”的自留地:隨著技術進步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會持續出現新的投資機會。甚至在學科交叉和創新加速,社交媒體的極度發達的當下,新品牌/新品類的崛起速度會越來越快(e.g. 雲鯨/添可/Ecoflow等最近2年的快速崛起)。另外,同時具備科技和消費屬性,往往意味著“賺得快,賺得多,賺得久”這幾個夢寐以求的Buff屬性。
B. 到底什麼是科技消費型公司呢?
通常談到科技,第一反應是新能源,光刻機,量子通訊等不明覺厲的抽象名詞。提到消費,常見的又是吃喝玩樂這類接地氣的行業。
1)需要有“新技術”引入:例如開啟小米有品,有很多一般消費品其實並沒有運用跨界技術/原創技術(充氣床,鐳射測距儀,戶外手電等);
2)需要直接ToC:大型OEM/ODM企業有很深的技術積累,例如聞泰,龍旗,富士康等投入大量研發,積累了很多的專利,但其客戶是品牌廠商,也不屬於“科技消費類”公司。此外,當年的施樂,黑莓等主要以企業客戶為主的“科技企業”,也不具備消費屬性,因此也不在討論範圍內;
C. 科技消費的基本分析框架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回顧科技消費巨頭的發展歷史,可以找到一些行業特質。讀過喬布斯傳,或者矽谷鋼鐵俠的同學應該都有一個直觀的感覺:科技消費產品的孕育,其實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 喬布斯在1996年迴歸蘋果,2001年釋出iPod,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迴歸後11年),2010年推出iPhone4,開始封神
- Tesla在2003年成立,2008年開始銷售基於蓮花底盤的Roadster,2012年才正式開始交付Model S(公司成立9年)
國內的幾家,其實也有很長的研發週期:
- 大疆DJI創辦於2006年,前期主要銷售飛控軟體。2010年開始專注在多旋翼領域,直到2013年精靈系列銷售過十億,成為爆款(7-8年時間)
- 石頭科技創辦於2014年,首代產品經過2年研發,在2016年釋出,2017年米家掃地機成為爆款(成立3年,銷售過10億),公司成功在2020年科創板上市(成立6年時間)
可以看到科技消費品公司的發展,乃至爆款產品的孕育,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新技術的運用通常都有N個問題需要解決:例如iPod微型硬碟的散熱,Tesla 18650電池組的防撞,石頭 LDS雷達的耐久性等。
這長則7-10年,短則3-5年的孕育過程如何理解呢?我認為是一個“技術上限”突破消費者“需求下限”的過程。而針對“技術上限”和“需求下限”的分析,也構成了科技消費領域的基本邏輯(再次向偉大的“供給-需求”模型致敬)。
首先來看供給端,什麼是“技術上限”。科技消費領域的技術其實非常的多元化,包括半導體,材料,生物,光電,機電等,非常多樣。儘管門類龐雜,但畢竟有跡可循(相關領域paper通常都有十多年曆史),每個領域的特質和侷限科學家也能講得明明白白(否則很可能碰上了偽專家)。
例如,衍射光波導今天面臨著光效率不高(通常只有千分之幾)——意味著亮度很低,另外色彩均勻性較差——想象一下五彩斑斕的白底,因此今天仍然顯有輕薄的拿得出手的AR眼鏡。這意味著MagicLeap幾年前的鯨魚越出水面的影片,仍然只是影片。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宣傳影片)
在消費電子另一個很火的領域(GaN快充),底層因素是GaN器件相比Si器件有更高的電子遷移率,能量轉化效率提升了50%以上,使得體積更小,同時發熱也更低。技術上限大幅突破,使得原本默默無聞的充電器市場煥發了活力。
再來看需求端,消費者的“需求下限”在哪裡。人性是十分複雜的,有學院派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也有通俗版的“怕老怕死怕寂寞”的分析。我認為重點可以從“消費者有哪些變化”,以及“科技與消費結合點”來觀察。
人性是變化緩慢的,但社會環境近來卻有著快速的變遷。近來最為顯著的變化莫過於社交媒體,尤其是短影片(抖音/快手/影片號等)的對使用者時長的無情吞噬。一方面“特色產品”和“時尚生活”在傳播上快速破圈(從李子柒螺螄粉到添可洗地機),另一方面海量“短影片”的投餵下,消費者的越來越趨向於即時滿足(而非攢錢和延遲滿足)。
但影片破圈易,真正消費破圈難——畢竟“不差錢”的人是少數。當“小鎮青年”們看到抖音網紅曬出大G/哈雷/牧馬人時,預算範圍內的替代品或許是指導價5.5萬的五菱神車,也可能是抖音上同樣很紅的“春風250SR”——1.9萬就能開回家。從社交屬性上,或許春風250還要更酷一些。或許這也解釋了其股價一年5倍的原因吧。
(春風250SR,外觀確實驚豔)
有人說,春風摩托是哈雷/傳統跑車的“平替”(大牌平價替代)。事實上爆款的科技消費品,多數也有高高在上的奢侈消費品源頭。技術的引入將其推向更大規模市場,成功實現了“科技平替”。暫且舉幾個栗子:
- 大疆的早期的精靈系列,是對數十萬元專業航拍無人機的平替,後來的Mavic系列又是對精靈系列的平替(很好奇Mavic推出之後精靈的銷量)。實際上,看起來高高在上的DJI FPV系列,對比原先燒友們組裝的FPV,也是一種入門平替
- 早期1999的小米1,是對高達5-6K的智慧機的“科技平替”
- 12年推出的Model S 無疑是早期Roaster的“平替”,後期Model 3又滿足了更多特粉的“平替”需求
所有人都想尋找下一個大疆,但或許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下一個“春風動力”。粗糧家說,讓所有人享受科技的樂趣。或許科技的力量就是用平替的方式,幫消費者解決“痛點”(自動拖地,自動鏟貓砂),或提供“爽點”(開車兜風,或飛上天去看一看)。
D. 未來值得探索的科技消費領域
最後,技術供給和消費需求的關係如何呢?我覺得最佳結合點恰好在於技術上限“剛好突破”需求下限的那一刻。如果技術上限遠高於需求,通常意味著沒有機會,或產品容易被模仿(大廠紛紛推出藍芽眼鏡);反之,如果技術上限遠低於需求,需要等待核心器件/材料/演算法的突破,往往意味著產品無法交付,很容易一再跳票,胎死腹中。
當然,這裡的剛好突破,是指沒有理論上,或供應鏈上無法逾越的障礙,並不代表研發上能夠輕鬆搞定。新產品的研發,往往需要研發和工程團隊巨大的付出和努力,需要“十萬青年十萬肝”的一往無前。例如,OPPO在研製藝術家限量版的Reno5時,核心是匯入電致變色薄膜材料。雖然材料效能(變色速度,範圍,電壓,迴圈次數等)已滿足要求,OPPO和光羿的團隊仍然花了一年的時間打磨封裝工藝,解決天線遮蔽,良率等問題。再者,DJI在確定了Mavic摺疊結構之後,在摺疊機構,無螺絲槳葉,空心杯電機,電池散熱等諸多領域進行了2年的研發,最終產品得以成型。
具體哪些方向,有可能產品科技消費巨頭崛起的機會呢?我覺得系統性的機會來自全球市場(包含國內,但不限於國內)。早年的DJI/傳音,戶外電源新秀Ecoflow,智慧家居的Wyze/Swichbot,健身科技的Peloton/Mirror,相對早期的智慧眼鏡Nreal/VUE等,一次次證明了全球市場的魅力。我覺得背後的邏輯不僅在於海外市場競爭相對良性,尊重智慧財產權,更在於其“豐富的消費場景”。例如,海外可能有更多樣化的海釣市場(賣冷藏箱的YETI市值85億美元),家庭燒烤市場(Weber市值40億刀),家庭Party裝飾燈市場,割草機器人市場等,充分理解消費人群和對應場景,才有突破的機會。
作者:段小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