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中西方的差異是文化的差異,歸根結底是思維方式的不同;當然,這兩者又是相互影響。我們每個人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說到底也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我們如果要學習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建立起新的思維體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摒棄之前舊的思維方式。一種思維方式的形成是受環境、個人經歷等綜合因素經過漫長時間形成的,要改變、甚至重構將是非常困難的,相較於切膚之痛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你能深刻認識到之前思維方式的根本錯誤或者說不足,改正起來就要容易得多。那麼思維的外在表現是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彼此又相互影響。那麼我們首先看看世俗是如何認識世界的。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恆也”。大家想想我們認識事物是不是這樣子的?比如我們看到一輛車:哇,好大哦!我們是跟自己心目中對車的常規大小在進行比較,是吧!像這樣的比較是不可窮盡的。而這種對比完全是我們臨時找了一個參照來進行的,或者是與我們內心的成見進行的對比,與事物本身沒有任何關係。當然對於自然界客觀存在的事物,不會以我們的認知而發生改變,比如太陽、月亮,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就是那樣;但當以這種認識事物的方式來指導我們的行為,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我們喜歡月亮,然後我們會讚美、謳歌它,如果在人群中逐步形成共識,就成了社會認知的一種標準,這個標準一旦建立,也就成了人們行為的一種規範;比如當人們建立起一個美的標準,那個美便會鬧出“東施效顰”的陋習;建立一個善的標準,那個善便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楚王好細腰,宮人多餓死。” 人們所厭惡的則會被放大,如《論語·子張》雲:“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記得前段時間跟幾個朋友討論的一個問題,救落水的人一定是善行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大家熟知的話,但要是你救的這個人後來殺人放火呢?對於後來的被害人來說,你當初救人是善行?
以此,我們要知道所有人為區分的相對都是一時的,經不住時間和空間考驗。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唐朝的時候以豐腴為美,現在呢?非洲的扎哈比部落則以臀大為美、所說法國女性以有雀斑為美、紐西蘭毛利族下巴紋身等等;真正的善惡就更難以區分了,像山姆大叔打著反恐的旗號乾的是什麼勾當呢?世俗的善惡很多時候是對一邊是善、對另一邊是惡,還說山姆大叔吧,在軍火商眼裡可以天大的善,普通的軍人、納稅人和阿富汗的人民來說那肯定是罪惡滔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不也是?
以世俗之智施加的所有相對的事物其實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是非;如《莊子·齊物論》所云:“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鰍然乎哉?木處則惴惴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以此三者說明萬物自有物性不同,便宜各異。以明蓬戶金閨、榮辱安在。)“民食芻豢,麋鹿食焉,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以此四者明美惡之無主,故知盛饌疏食,其致一者也。)“猿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鰍與魚遊。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正色哉?”(此舉四者,以明天下所好不同。)“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辨”(夫利於彼者或害於此,而天下之彼我無窮,則是非之競無常。故莫之辨而任其自是,然後蕩然俱得。)
人有智力差異、經歷不同,物有固然、理隨物移,只有愚惑頑鄙之人才堅執己是以非他人;不要用“儒墨之是非”式的思維看問題,拋棄世俗是非,以免徒耗心智。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不由是得非,即不奪有以證無,言教隨物。
我在之前也提到過,要讀懂作者的意思就要對時代背景有所瞭解,畢竟過去了兩千多年,對當時情況也只能從有限的典籍中瞭解一星半點兒。在老子那個年代還沒有所謂的“諸子百家”,當時相對有一定形態的還只有以箕子、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雛形(標題中用儒墨只是因為後世對是非爭辯習慣性說成儒墨之辨);但諸侯為爭霸對人才求之若渴,而又沒有有如此後的科舉制度等有效的人才選拔制度;所以要入侯門先須求“聞達”,為求“聞達”就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像現在有些人為求出名可以沒有任何底線一樣吧,虛妄奸詐之徒混雜其中那是一定的;如果說“高尚”一點兒的那就是各種辨論的方式吧,這就是後來“百家爭鳴”的萌芽,諸如“白馬非馬”、“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一類的爭辨在當時一定大行其道;這也才使得老子不惜用大量的文字來予以辯駁,這也是老子對時弊的思考和針砭吧!是非無窮,莫若齊之!《莊子·齊物論》:“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同時告訴我們“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聖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辨。”
後記:文化、認識等都是非常大的課題,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沒有對此做深入的功課,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謝謝!但學習《道德經》一定要從思維方式開始改變!
………………………………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個人原創,用不一樣的視角解讀經典!
《帛書老子校注》《道德經》第二章見解、原文!
歡迎發表你的觀點!如果贊同我的說法,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