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川模
古蜀人最富於仙道崇拜思想,相傳古蜀五祖皆是飛昇為仙的。位於蜀南的千年古縣南溪縣(今宜賓市南溪區),自古就有“仙源福地”之稱,現今又以“仙源南溪,翡翠江城”作為城市宣傳語。那麼,南溪為何又名仙源,有哪些仙道故事和歷史依據呢?
“仙源”一詞,大意有三:一是道教稱神仙所居之處;二是特指晉代陶淵明所描繪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如唐代王維《桃源行》詩云“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三是借指風景勝地或安謐的僻境,如明末清初吳偉業《避亂》詩云“白雲護仙源,劫灰應不擾”。
唐乾符二年(875年),在南溪縣仙源壩築奮戎城(今南溪舊城區)。北宋乾德中,南溪縣治所遷奮戎城。此仙源壩之“仙源”,即指南溪自古即是神仙所居之處。本文擬從傳說與實證兩方面,試加簡述南溪“仙源”之緣。
劉景鶴、李八百、楊發的仙緣
南溪仙源壩的得名雖無可考,但南溪卻流傳著不少仙道故事並留下眾多遺蹟。史載與傳說顯著者有三:
其一,漢武帝時有真人(道人)劉景鶴,隱居於原南溪縣西北平蓋山,山有石洞深邃,上有石穴,圓如燈盞,有清泉流出,匯為仙源池。劉景鶴取池水煉丹,後得道,駕鶴入建州。
唐代杜光庭詩云:“勢壓長江空八陣,吳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濤急,空洞無風草木春。江上玉人應可見,洞中仙鹿已來馴。龍車鳳輦非難遇,只要塵心早出塵。”
其二,縣東龍騰山,下瞰大江,山半有洞,四丈深,內有丹爐、石灶,相傳為神仙李八百所鑿。洞口原有“李公洞”三個石刻大字。
李八百,也名李真,為蜀中八仙之一,相傳為商周或晉代人,其壽八百歲或日行八百里,故稱李八百。他在蜀地留下眾多遺蹟,南溪“李公洞”應為其修道昇仙的遺蹟之一。
李公洞石壁原有李真迴文詩一首:“潺潺水響絕塵囂,久隱人高樹掛瓢。山好有仙尋藥採,灶空無火覓丹燒。閒雲坐處彈琴靜,晚洞歸來駕鶴遙。關半戶時明月夜,灣池柳對院邊橋。”
南宋楊萬里詩句:“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一日身遊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清末南溪曾鶴齡詩云:“偕隱山中有李真,窅然一洞大江濱。得依萱草長延算,不泛桃花自駐春。遺蛻成灰風已古,迴文在石跡猶新。濯纓巖下漁郎語,荊棘封門怕問津。”
其三,唐代南溪人楊發,中進士後無意為宦,繼續在縣北鳳凰山書院(後為學宮)讀書。學宮旁有彈琴臺,楊發彈琴於此,後悟道,埋琴於臺下,飛仙而去。父老言,每聞琴聲必多科第。
楊發《南溪書院》詩云:“茅屋住來久,山深不置門。草生垂井口,花落擁籬根。入院將雛鳥,攀蘿抱子猿。曾逢異人說,風景似桃源。”
南溪仙源壩之得名,是否與劉景鶴、李八百、楊發的修仙故事有關,目前尚無定論,但南溪地勢之勝、仙蹟之顯,則昭示著此地與仙道之緣非同一般。
嘉慶張仲芳“澤溯仙源”石刻
南溪“仙源”之名的實物證據,至清嘉慶時才出現。
此事還要從知縣張仲芳說起。張仲芳,江蘇寶山縣(今上海寶山區)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舉人。嘉慶五年(1800年)就任南溪知縣,嘉慶九年(1804年)離任。
在任期間,張仲芳鍾愛南溪文化設施建設,倡導修建祠堂、寺廟、亭閣,如奎星閣、城隍廟等,都經張仲芳培修而煥然一新。
在任的某一天,張仲芳聽聞長江南岸有半月池名勝,形如半月,位於琴山腳下,池水汩汩而出,清澈透亮。立於半月池旁,微風拂面,大江前橫,碧入江波,境至閒靜,真是絕勝仙境。
於是,張仲芳於半月池後石巖處,修建龍王祠,並橫排書“澤溯仙源”四個大字於石巖上,左側豎排落款為“邑令寶山張仲芳題並書”。
至此,“仙源”一名即由文獻和傳說落到了實處。題刻儲存至今,字跡清晰,是古城南溪別稱“仙源”的珍貴實證。
龍王祠修建後,殿臺樓閣,飛簷翹角,禪音嫋嫋,活水溶溶,成為文人雅集之地。“民國”時,由於管理不善,祠廟日漸荒蕪,成為南溪船會會址所在地。
解放後,由於上方山石垮下砸毀祠廟,建築已不復存。半月池活水消失,淹沒於叢林翠竹中。僅有“澤溯仙源”的題刻,位於新搭的小廟內和右側外部,儲存完好,訴說著一方勝景的興廢變遷。
清“仙源包騰芳題”黃河口石刻
據宜賓《酒都文物》《南廣鎮志》兩書記載,黃河口石刻位於今宜賓敘州區南廣鎮黃河村6組黃河溪邊,形似倒立雕印,俗稱“玉印石”,上有“玉印”“仙源包騰芳題”陰刻楷書。
清代南溪包氏書畫名家眾多,“芳”字輩中的包欣芳即為清道光舉人、咸豐進士。包騰芳為其堂弟,廩生。此方清代石刻,也是南溪別稱“仙源”的又一實證。
光緒張如翰“仙源”石刻對聯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宜賓市李莊鎮,1984年前隸屬南溪縣(今宜賓市南溪區),李莊鎮禹王宮(現名慧光寺),2007年被宣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禹王宮位於原李莊鎮中軸線上,坐南向北,建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大山門、戲樓、前後殿及廂房佈局組成兩個四合院式古建築。
大山門匾額刻“功奠山河”四字楷書,其左右石質門坊所刻對聯為:“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毓仙源。”由清光緒元年(1875年)舉人、南溪縣李莊人張如翰(字松晴)撰書。
此古蹟也為南溪古稱“仙源”的又一實證。
光緒郭鳳鳴“仙源”摩崖石刻
現宜賓市敘州區南廣鎮,曾是一個貨運繁榮的千年水陸碼頭,川滇邊境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之一,也是宜賓哪吒文化發源地。此鎮陳塘關社群高架橋下,至今留有一方光緒“仙源”摩崖石刻,引人注目。
岩石中間,約一米見方的“仙源”兩個大字粗壯清晰,左旁有六行44個小字題款,經風化及人為破壞,較難辨認。經李秉仁等努力,終於“恢復”題款小字的本來面目為: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三月,李翰仙明府辦南廣鹺局。後得隙地,天然奇境也。經營既歲,摩崖題此記之。泰州郭鳳鳴。”
此方摩崖石刻文字的大意為:這真是一個神仙所居之處。光緒二十七年即辛丑(1901年)三月,李翰仙開辦南廣鹽業經營管理局。之後得到這塊空地,簡直是天然而奇特的處所。如今已在此經營管理滿一年了,於是在石壁上刻上文字以記錄此事。泰州郭鳳鳴題記。
《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南廣縣,郡治。漢武帝太初元年置。有鹽官。”此方刻於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的石刻顯示,清光緒時宜賓的南廣河口,由政府在此設有鹽業稽查管理機構。這對於研究南絲綢之路宜賓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等,都是重要的物證。
清光緒“仙源”摩崖石刻(郭道明攝,位於今宜賓市敘州區南廣鎮)
此石刻涉及時人兩名,其中,泰州郭鳳鳴,人事不詳;李翰仙,湖南人,清末任四川鹽道衙門派駐宜賓鹽務委員,曾有題宜賓真武山遇仙樓聯:
當碧雲天新霽初開,一笑昂頭,出寺鐘聲破空去;問黃山谷舊遊何處?幾回搔首,隔江嵐翠撲人來。
西南歷史上,雖有漢置南廣縣與梁置南廣縣(南溪縣前身)之別,二者在境地、建置時間、治所方面皆異,但梁南廣屬漢南廣析出的小部分(鍾朝煦“民國”《南溪縣誌·輿地篇》語意),況且兩縣大體上時間相續、地緣相鄰、人緣相親。
儘管南廣古鎮未必曾屬梁南廣即南溪縣,但在民間口碑裡,兩者往往是一體的或部分融合的。因此,地處南廣古鎮的“仙源”摩崖石刻,也當視作與南溪有關之物。
清乾隆翁霔霖《南廣雜詠》、清道光萬清涪《南廣竹枝詞》、近現代黃炎培《南廣三青年》等詩作,也當視作描寫南溪風俗人情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