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堯伊,196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為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教授,畢生忠誠、堅定、持守於以長征歷史為主體的紅色革命主題藝術創作。先後曾五次,獨自行走在長征路上,考察、寫生,歷盡艱辛。他殫精竭慮,不辭辛苦,感悟長征精神的深刻內涵。行走長征路,他創作出革命歷史題材油畫《遵義會議》《而今邁步從頭越》《革命理想高於天》等表現紅軍長征歷史的不朽畫作。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所言切實。此外,在1988至1993年,沈堯伊根據著名作家魏巍的小說《地球的紅飄帶》為基,潛心創作出長征題材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成為中國美術史上的一部經典作品,被藝術界讚譽為“黑白藝術的高峰”。此後,2012年至2018年,他創作出《長征·1936》和《徵路星火》兩部連環畫,完成了他藝術人生的“長征三部曲”。
“長征對我來說是一個紅色的神話”,沈堯伊說。自1975年5月起,沈堯伊開始行走長征路,在1975年9月至1976年9月自發創作完成革命歷史題材油畫《而今邁步從頭越》。畫作取於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詩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卒讀詩作,雄奇悲慨,氣勢如虹。詩作以“婁山關大捷”為歷史背景,婁山關(又名太平關),是川黔之境戰略咽喉。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突破烏江天險,佔領遵義,2月19日,中央紅軍二渡赤水,回師黔北,25日紅軍與軍閥王家烈的黔軍2個師展開激戰,26日攻下婁山關,譜寫了紅軍長征史志上的英雄壯舉。以此,毛澤東揮毫寫就《憶秦娥·婁山關》詩作。
為時代立傳。沈堯伊採用歷史題材油畫常用的中心構圖的藝術方式,突出革命歷史人物,畫中毛澤東健步向前,神采毅然,儀態瀟灑。主席左手叉腰,右手持煙,高瞻遠矚。“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畫幅以暖灰色調為主,色調溫和,畫面大面積留白,形成對比,以油畫的寫實與山水寫意輝映,意境幽遠。遠處萬峰高若千仞,雲煙浩渺,素有“萬峰插天,中通一線”之險要。卒讀畫作《而今邁步從頭越》,在藝術表現上是藝術再現與表現的相互交融,以此體現紀實性和史詩性相統一,在藝術風格上是革命現實主義題材與浪漫主義情懷高度融合的畫作經典,既有現實主義繪畫真實再現歷史、堅實塑造革命先輩的宏闊之志,也有中國傳統山水畫作曠觀、高遠的意境之美。畫作在審美格調上匯融中西,畫風厚重、沉穩,崇尚自然,追求樸實,返璞歸真,以含蓄動人的藝術魅力給人以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秉承長征文化精神傳統,沈堯伊大半生行走在長征路上,致力於長征歷史題材主題藝術創作,他的畫作傳達出剛毅自信的精神力量,富於積極向上的陽剛之美。他讚頌“革命理想高於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的畫作勉勵人們不忘歷史,以此開啟壯美新徵程。
作為有歷史責任感和時代擔當意識的藝術家,他將高遠的藝術理想和卓越的藝術見解融入畫作,且努力作到“知行合一”。沈堯伊的藝術踐行,歷經艱難險阻勇攀藝術高峰,他致力於長征精神的深刻感悟和長征文化的藝術創作,以革命現實主義油畫語言特有的史詩般的陳述方式重現出一幕幕偉大的歷史圖章。
沈堯伊的油畫創作是“油畫民族化”藝術理論實踐的重要作品,他以弘揚長征文化精神為創作核心力量,深入體現民族性、歷史性、群眾性等獨特主題繪畫風格。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淵源,藝術家當不忘初心、敢於擔當,用心、用情、用功創作出思想深刻、意涵深邃的經典之作,凝結起磅礴向上的精神力量,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崇高理想。(封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