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際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光林寺禪畫院名譽院長、著名當代書法家劉曉明自編自題迴文詩楷書作品《博大修遠》,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大字書法藝術展",令人耳目一新,重溫古典詩詞的獨特魅力。
劉曉明,男,1956年出生于吉林長春,現居河北秦皇島市。他擅長楷書,字如珠玉,遒美健秀,廣受讚譽。其曾為軍人、某國家兵工廠領導,業餘時間喜歡專研古典詩詞,酷愛自撰古典文章,尤其是能夠編撰迴文詩,雖然不乏遊戲之作,卻也頗見遣詞造句的功力。
劉曉明介紹,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迴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迴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辭方法。迴文詩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回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蕩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迴文詩在創作手法上,突出地繼承了詩的反覆詠歎的藝術特色,來達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產生強烈的迴環疊詠的藝術效果。迴文的形式在晉代以後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種文體中被採用。人們用這種手法造句、寫詩、填詞、度曲,便分別稱為迴文詩,迴文詞和迴文曲。
劉曉明說,在中國的詩文化發展歷史中,曾經有很多詩人寫過迴文詩,最著名的迴文詩是宋代詩人秦少游、蘇東坡、蘇小妹三人即興創作的迴文詩,廣為傳頌。他們的迴文詩分別如下:
秦少游的疊字迴文詩《靜思》:
---靜
轉 思
漏 伊
聞 久
時 阻
離 歸
別 期
---憶
詩文內容:
靜思伊久阻歸期,
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
時聞漏轉靜思伊。
蘇東坡的疊字迴文詩《賞花》:
---賞
暮 花
已 歸
時 去
醒 馬
微 如
力 飛
---酒
詩文內容: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小妹的疊字迴文詩《採蓮》:
---採
玉 蓮
漱 人
聲 在
歌 綠
新 楊
闕 津
---一
詩文內容:
採蓮人在綠揚津,
在綠揚津一闕新。
一闕新歌聲漱玉,
新歌漱玉採蓮人。
劉曉明經常沉迷於傳統古典詩詞之中,如痴如醉,他自己編撰了幾首嵌字迴文詩。 如劉曉明為外孫起名"博修",取意"博大修遠"。然後,以"博大修遠"為嵌字,撰寫了一首嵌字迴文詩,並以對聯的形式創作楷書作品,別具一格,引人矚目。
劉曉明的冠名疊字迴文詩《博大修遠》:
上聯 下聯
---博 ---修
酷 覧 善 身
子 如 子 養
驕 海 君 心
天 納 愛 裝
藍 百 仁 乾
海 川 施 坤
---大 ---遠
詩文內容:
上聯:
博覽如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大海藍。
大海藍天驕子酷,
藍天驕子酷博覽。
下聯:
修身養心裝乾坤,
心裝乾坤遠施仁。
遠施仁愛君子善,
仁愛君子善修身。
劉曉明曾經給很多人寫過命題迴文詩。比如女兒結婚時,他用"百年好合"編寫嵌字迴文詩,表達對掌上明珠的無限深情厚愛。他給上海東方明珠大酒店編寫"東方明珠"冠名嵌字迴文詩,蔚為壯觀。應一位書法老師的要求,他用"翰墨情緣"編寫嵌字迴文詩,充滿濃厚的藝術氣息。他還給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欄目編寫"星光大道"冠名嵌字迴文詩,以示對欄目的喜愛之情。神奇的是,有一位飯店老闆請求劉曉明用"金銀財寶"編寫嵌字迴文詩,掛在他的飯店裡,居然生意特別的火爆,賓客如雲。
劉曉明首創《心經》的左右正反版式,被譽為"乾坤心經"。每幅兩篇,左篇從左至右排序,右篇從右至左排序,互相對稱,首尾呼應,正如經天緯地,包羅永珍。乾坤心經的創意,與藏傳佛教的陰陽雙修的秘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引導讀者體驗無窮無盡不休不止的宇宙奧秘。
劉曉明為紀念亡妻還自撰一篇古文《緣說》。"緣,佛說;魂,及天為魄,至塵合囊。寰宇輪迴,幾度凡塵,幾從天降。亦江或海為魚鱉,亦山或川為人猿,日月復之,億億萬萬。緣,始於囊,多相粘,自傾,若億萬拳卵,籍風及行,瞬離千千,及至凡塵,幾無相伴。紛繁世界,隨風而散,隨遇而安。日,塵埃落定。昔囊鄰者,天各一方,亦為獸鳥花草,或使魚蝦人猿,異類有別,奈何?及天降之,速緩千年,自生至妖,爾尚芊芊,同為人間,再難相見。然,緣耳,及天分之際,自傾囊,兩塵相環,千因萬偶,幾同凡間,或近鄰,或遙遠,及見,日,天緣。及,雖比鄰,或另囊後先,及萬千之數,漂浮幾度,同落凡塵,他鄉遷徙,你來他往,終為鄰,日,地緣。合之,天地緣也。然,雖鄰,歲月蹉跎,陰差陽錯,視而不見,擦肩而過,路人耳,無緣。或,及至千里,山海阻隔,南北相間,或偶然相遇,或心有靈犀,無交語,無疏密,卻無間,緣也。甚之,投以至親,為父為子,兄弟姐妹,血脈相傳,親緣耳。固之,唯極盛之緣兮,情緣耳。及天南地北,萬水千山,貧窮富貴,為人尊卑,未及緣耳,咄咄然而向善,蛐蛐然而獨鰥。及緣,至為情,相為伴,愛以性,合以歡,親及血脈,密過桃園,在天比翼,在地連理,鶴鳴化仙,闕穴相伴,情緣耳。潸然哀歌,唏噓萬千。"此文深厚的古文功底和飽滿的深情厚愛都躍然紙上,令人欽佩。(姚逸寧)
責編:郭子敬 稽核: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