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的重要環節,也是決定組織生活能否實現高質量的重要保障。批評特別是自我批評能不能觸及思想與靈魂,關鍵就看一個人有沒有勤於自省、善於自省、勇於自省的精神。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古往今來,但凡成大事者,無不是嚴以律己、躬身自省的人。中國自古有“吾日三省吾身”“閉門常思己過”的教誨,也崇尚“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的修為。古之聖賢都強調自我反省、自我剖析,以清思想之垢、革行為之弊,做到思想不染塵、言行不逾矩。
“共產黨人幹事業,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回望百年黨史,自省以正身、自察以思過,更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周恩來總理說過:“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氣一樣,非有不可。”陳毅元帥在為自己63歲生日所作的詩中寫道:“中夜嘗自省,悔愧難自文。還是鼓勇氣,改正再前行。靈魂之深處,自掘才可能。”被尊為“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經常“跟自己打官司”,省察一言一行,以對錶對標鞭策自己……老一輩革命家時時自省自警的態度,處處跟自己較勁的做法,為我們立起了標杆。
然而現實中,卻有少數黨員幹部不把自省當回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有的“馬列主義的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成了言行不一、說做脫節的“兩面人”;有的“聽得見讒語聽不見忠言”,在吹吹拍拍、阿諛奉承中洋洋自得、迷失自我;有的發生問題一味指責別人,推責不負責,不是勤於自省,而是忙於“甩鍋”。自高必危,自滿必溢。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往往是危險的前兆。一旦破了戒、伸了手,就再無後悔藥可吃。
人生在世,說到底得憑做人而安身立命。反省自己,如同對鏡自照。照鏡子難能可貴的是,看得到自身的亮點,更細覽自身的缺點。這種主動檢視自我,打掃身上的“灰塵”,祛除體內的“病毒”,正是少犯錯誤、不犯錯誤的秘訣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在利益多元、物質誘惑紛繁複雜的今天,黨員幹部更需從思想深處不斷自我革命,把自省自律當成人生必修課。
不可否認,思想上的危險因子常常處於潛伏狀態,一旦稍不留意,便會潛滋暗長。一個人需要戰勝的對手常常是自己,如管不住自己的“心魔”,必將為外物所役;若頂不住眼前的誘惑,註定會突破底線。自省,既是一種清醒,更是一種心態;既是一種自律,更是一種自覺。越是面對考驗多的地方,越能彰顯“自省”的價值,越能稱出“自省”的分量。人的迷失往往在一念之差、一步之錯,因此,自省便一刻也不能放鬆,需要長年累月修煉。勇於自省,就是給自己的思想輸“氧”,給精神補“鈣,以“一塵不染”換取“一身輕鬆”,以一以貫之替代一勞永逸。
任何人都不能保證永遠不犯錯誤,但關鍵在於是不是看得清、敢面對,是不是改得了、能勝之。不能自省,豈能自救。自省,正是把自己引向做一個有尊嚴、有人格的人的階梯。只要擁有強健的精神“骨骼”和不屈的脊樑,才能“不妄沒於勢利,不誘惑於事態”,也只有內心清淨、心有長城,方能抵擋萬丈狂瀾,不斷堅定前行步伐。
自省是自律的前提,懂得自省會讓一個人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穩更遠。哲人有言:“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敢於無情地“解剖自己”,勇於在抵制誘惑中滌盪心靈,善於以涵養省察實現“內在超越”,我們就不會被利益的迷霧遮住眼睛,始終以思想覺悟的燦爛星辰照亮前行之路,成就一個崇高的自我。
(選自《新湘評論》202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