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唐明清均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的強國,為大一統華夏文明的建立和延續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始皇北築長城、南開靈渠、車同軌、書同文,讓世界見證了首個封建王朝的誕生;高祖劉邦沛縣起兵、奪取關中、鴻門赴宴、君臨天下,建立了享國426年(東西漢)的大一統王朝;武德皇帝太原舉義、西滅薛舉、平定王竇、招降蕭銑,讓“唐人”榮光享譽世界;太祖元璋驅逐胡虜、即位應天、廢除丞相、中央集權,撫諭南部諸國;太宗皇太極北征蒙古、革故鼎新、稱帝改元、滿漢一體,使大清藩屬眾夷。
1、極盛時期人口、面積等主要資料對比(縱向對比——以官方史料為準)
秦朝人口2750萬、漢朝人口5959萬、唐朝5288萬、明朝7185萬、清朝43600萬(雍乾時期人口暴增至3億以上,道光時期突破4億)
秦朝面積340萬平方公里、漢朝面積609萬平方公里、唐朝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明朝997萬平方公里、清朝1316萬平方公里
以人口、面積兩項主要指標來看,首先為大清,其次為大唐、再次為大明、從次為大漢、最後為大秦。
2、對外戰績或國際影響力(橫向對比——重要評價標準)
秦朝: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主要仍以防禦為主,疆域拓展較小。外交僅限於朝鮮、日本、越南等近鄰。
漢朝:北擊匈奴,東並朝鮮,建立了絲綢之路,至東漢末年,歐洲及西亞各國已對漢朝有所瞭解。(《後漢書 西域傳》:其王常欲通使於漢,而安息欲以漢繒彩與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自達。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
唐朝:北滅東西突厥、東並朝鮮半島、四夷臣服,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成為實質上東亞、中亞地區諸國最高領袖。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①宋王溥《唐會要·雜錄》:“貞觀四年,諸蕃君長詣闕,請太宗為天可汗。乃下制,令後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皆稱皇帝天可汗。②《舊唐書·太宗本紀》:“夏四月丁酉,御順天門,軍吏執頡利以獻捷。自是西北諸著鹹請上尊號為‘天可汗’,於是降璽書冊命其君長則兼稱之”。)
明朝:東納遼東、北含新疆東部、統一西藏、鄭和下西洋、蘇祿國王來朝。(《明史·外國列傳》:永樂十五年,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刺葛吒刺麻丁、峒王叭都葛巴刺卜三人,攜帶珍珠、寶石、玳瑁等禮品,率領其眷屬、太醫和侍從共340多人訪問中國)
清朝:北逐沙俄、南擊緬甸、東敗朝鮮、西攻安南,最多時擁有19個藩屬國。(藩屬國:朝鮮、琉球、安南、南掌、緬甸、暹羅、柬埔寨、蘭芳、呂宋、蘇祿、廓爾喀、哲孟雄、不丹、拉達克、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巴達克山、幹竺特等國)
以對外戰績或國際影響力來看,清朝第一、唐朝第二、明朝第三、漢朝第四、秦朝第五。
3、經濟實力(縱向對比——重要評價標準)
秦朝:部分制度具有開創性(如鹽鐵官營制度、戶口制度等)。主要經濟政策為“重農抑商”,國家整體經濟實力較弱。
漢朝:冶鐵業、紡織業、商業等較前朝發達,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恢復了農業生產,但經濟實力仍然略顯不足。文景時期改行貴粟政策,國家存糧進一步大漲,經濟實力也大大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
唐朝:農業、手工業等規模較前朝發展明顯,唐代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和飛錢(古代經濟發展的標誌之一)
明朝: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商業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地位的提高較大。以鈔關為例, 1502年全國鈔關收入摺合白銀約八萬兩,在當年太倉收入中約佔百分之三左右;1597年達四十萬七千五百兩,約佔太倉庫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見明朝商稅在國家財政中的比重與日俱增。
清朝:以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經濟農業也較發達,雍正帝時期實行“攤丁入畝”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18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封建王朝的不斷髮展推動著經濟日益強大,以經濟實力而言,清>明>唐>漢>秦。
4、執政時長(參考標準)
秦朝國祚15年、漢朝國祚426年(東西漢)、唐朝國祚289年、明朝國祚276年、
清朝國祚276年(以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開始計算)
執政時間越長,代表政權延續性和穩定性越高。漢朝政權的穩定性最高、其次為唐朝、再次為明清、最後為秦朝
綜合來看,清朝的綜合國力絕對是最強的,只不過近代以來隨著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中西差距越來越大,清朝也在世界改革的滾滾浪潮中以失敗告終,這也是許多人認為清朝不配成為古代華夏最強帝國的原因。
唐朝的實力稱得上第二位,明朝可為第三、漢朝第四、秦朝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