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李京澤 梁曉輝
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貢獻了獨特的“大一統”理念,這一理念已延續3000多年。回顧歷史,中國在國力羸弱時也保持了“大一統”,在發展強盛期也沒有對外搞侵略殖民。
強弱有時,為什麼中國能歷經千年始終不離“大一統”?以“大一統”為要義的中華文明如何影響著當代中國,又為建設多元包容的世界秩序提供了哪些啟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躍進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解讀中華文明的“大一統”密碼。
資料圖:202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週年,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國慶升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國家形態從未中斷的文明,“大一統”觀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劉躍進:“大一統”一詞首次見諸文獻,是出現於《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公羊高是孔子門人子夏的弟子,應為戰國初人。公羊高提出“大一統”,與孔子修《春秋》密切相關。《春秋》三傳,各有側重,他們普遍認為,孔子作《春秋》,就是要尊王攘夷、恢復正統。《公羊傳》更多地從正統觀的角度,挖掘《春秋》的“微言大義”。
說到《公羊傳》,董仲舒不得不提。漢武帝劉徹時期,董仲舒結合當時的實際,對《春秋》“大一統”觀作了系統的闡釋。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大一統”有這樣一個邏輯關係,即從“大一統”到正統觀念,從正統觀念到天人合一觀念,從天人合一到君權神授觀念,從君權神授到天下觀念。最終是實現天下一統。在這個思想體系中,“正統觀”是“大一統”觀的邏輯起點。
正統觀念確定之後,如何維護正統,便成為當時思想家關注的焦點。司馬遷曾問學於董仲舒,也以《春秋》為本,編纂出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史記》,全面系統地勾劃出中華文明自五帝以來“不絕若線”的文明譜系。
有了“大一統”的思想,又有自己的文明譜系,無論如何改朝換代,任何一個新興王朝,要想在中華大地站穩腳跟,就必須認祖歸宗,融入到中華文明體系中。可以說,董仲舒和司馬遷等人共同為“大一統”思想鑄就了堅實的基礎。
所謂“大”字,有尊大、尊美之意,換言之,也可以說以一統為大。所謂“一統”,隨著秦漢的統一,思想家最終融匯了諸子百家學說,突出強調了儒家的思想,道家和法家思想也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影響中國兩千餘年的外儒內法的統治思想體系。
資料圖:2021年9月28日,辛丑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山東曲阜孔廟舉行。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社記者:為何“大一統”能在中國成為現實並發展壯大?以“大一統”為要義的中華文明,對世界產生了何種影響?
劉躍進:中國的“大一統”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實,持續久遠,這與我們的文化傳統密切相關。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重大歷史事件中,文化的抉擇往往能影響到一個民族的發展方向。
中國歷史上不少朝代有共同特點:第一,以武力取代衰敗的前朝,贏得天下;第二,繼承前代制度,化解各種矛盾;第三,逐漸由武功轉向文治,繼而走向鼎盛。這三點中,最後一點尤為重要。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武功之後需要文治,歷史上各個王朝都曾致力於實現思想和文化上的“大一統”。這是一條重要的歷史經驗。
中國各民族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並同其他文明保持交流互鑑,最終共同鑄就了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們這個民族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根本所繫。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促進了國家“大一統”和中華文明大發展。
歷史經驗表明,對於問題和分歧,往往要靠文明、文化的智慧去化解,透過文明的方式達到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的目的。這是“大一統”理念之所以能在中華大地生根發展的文化基因。
建立在“大一統”基礎上的中華文化,在各種文明交往中具有強烈的文化感召力。中華民族在充分吸收外來文化、創造中華文明輝煌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充滿自信地傳播著中華文化,不僅滋育了華夏兒女,也對周邊國家乃至歐美產生重要影響,成為世界文明寶庫中極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透過絲綢之路,早就傳到歐洲。法國安田樸編纂的《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顯示,17世紀以來英、法、德、意等國的圖書館收藏了大量中華典籍。在這個時期,很多中華典籍中的一些典故甚至一些著作引起西方學者的關注。西方很多有識之士發現,東方文化可以將國家精神意志、民族文化理念、社會責任意識、道德修養追求等內化成為個體的自覺,有助於消除人與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隔閡、對立,彌合國與國、族與族、家與家的分歧,具有化解矛盾危機、整合社會力量的重要作用。這就再一次證明,中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義是以文化天下,物盡其理,人盡其能,而不是訴諸武力解決問題。
資料圖:北京“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主題展覽”現場。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中新社記者: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新時代這一“結合”應如何與時俱進?
劉躍進: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嶄新思想在20世紀初葉傳入中國,不僅由於它是迄今為止最為科學的客觀真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它能夠在文化層面上與中國的具體實際對話交流,並逐漸在古老的東方大地生根、開花、結果。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用科學共產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文化基因,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中共十九大對中國未來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了全面部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是其中重要內容。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過程中,我們要增強文化自信,既不能食古不化,也不能食洋不化,對西方文化不仰視,也不俯視,更不能以西洋馬首是瞻;堅持走自己的路,迴歸傳統,守正創新,同時又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容得下各種各樣的方法;遵循“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原則,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揚棄繼承。這是再創中華文明新輝煌的必然選擇。
比如,中國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在新時代的創新性發展有利於進一步夯實國家統一之基,抓好民族團結之本,為國家和民族復興凝聚更多精神力量。
再如,“大一統”觀把維護領土主權的完整,視為國家尊嚴的一個基本標誌。每一箇中華兒女無論生在何時,身在何處,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對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有著強烈的認同。這一品格為促進國家統一、延續中華文明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國的“大一統”觀可以為人類攜手建設多元包容的世界秩序提供哪些啟示?
劉躍進:探尋、回答、應對世間各種文化的複雜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早在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就指出:“我們的祖先曾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這其中的精髓之一。”
“大一統”思想中的“和合”文化強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遺世獨立;人類文明的發展也不是非此即彼、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不遵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今天,“和合”文化為攜手建設多元包容的世界秩序帶來諸多啟示。
“和合”文化,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價值,強調多元一體,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注重事物的整體思考和萬事萬物的密切聯絡;追求真、善、美的完整統一。同樣的意思,換一句話說,就是“天人合一”,順其自然。這便與近代科學更多地關注“真”而忽略“善”,更多地關注現實而不計後果頗有不同。
“和合”文化強調責任意識、奉獻精神、合作理念,這與西方文化以利益為核心價值,強調天賦人權,崇尚個人主義,強調競爭法則有著本質區別。
“和合”文化重視善良的秉持、孝悌的恪守和禮義的遵從;向來鼓勵勤勉、求實與創新;向來崇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原則;向來尊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等。這些深邃的思想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至今煥發勃勃生機。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獨特性,這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也是“和合”文化理念的當代表述,值得我們深長思之。
展望未來,中華文明完全可以與世界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進行對話、碰撞和交融,為建構全人類共同價值貢獻力量。對於一些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中西方文明只有攜起手來,才能更有效地找到正確應對方案。(完)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