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崖紅軍醫院的前身是中共萬寧縣委創辦的雙溝嶺臨時醫院。1928年,萬寧縣農軍舉行暴動,向萬寧縣分界墟的國民黨軍發起猛烈進攻,戰鬥取得了勝利。但這也使農軍陷入了被動,有些傷員生命危在旦夕。中共瓊崖特委派出東路工農革命軍第二營前往營救,數千名群眾得以脫險,20多名傷員由工農革命軍救護到萬寧縣委駐地荔枝坎,隨後轉移到六連嶺革命根據地的雙溝嶺。縣委建立起臨時醫院,對傷員進行搶救治療。當時沒有醫生,紅軍裡的醫療組織也很不健全,有些連隊連衛生員都沒有。2月,為了及時搶救和醫治紅軍傷病員,中共瓊崖特委和瓊崖紅軍黨組織決定,立即設立紅軍醫院,委任王紹華為醫院院長兼軍醫主任,並明確規定,醫院必須在治療傷病員的同時,加緊培訓醫護人員,為紅軍各基層輸送人才。
王紹華是萬寧縣龍滾鎮嶺頭村人,年輕時隨外祖父學草藥醫術,1927年投身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王紹華擅長醫治槍傷,曾用土方土法、草醫草藥救治了不少傷病員,並親自培養出一批醫護骨幹,為紅軍連隊輸送戰鬥員、醫護人員作出了極大貢獻。
中共瓊崖特委領導人鼓勵王紹華把恢復部隊傷病員的戰鬥力當作一項無上光榮的任務承擔起來。他愉快地服從組織的安排。2月中旬,六連嶺山腰上搭起了茅草棚,開設了門診室、手術室和住院棚,首次接收來自分界墟戰場上的一批傷員。
後來,醫院隨部隊番號先後改稱為瓊崖游擊隊醫院、瓊崖縱隊第三支隊醫院,但指戰員們仍然親切地稱呼它為“紅軍醫院”。
紅軍醫院建立後,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1928年12月,瓊崖紅軍執行“左”傾冒險主義路線,革命力量遭受嚴重損失,革命鬥爭進入低潮。瓊崖特委採取疏散力量的緊急措施。醫院怎麼辦?10多個重傷員需要長期治療,怎能丟下不管呢?許多醫生、護士都向王紹華表示,一定要留守醫院,把傷病員治癒後再進行疏散。就在大家焦急等待上級指示的時候,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來到紅軍醫院,來到醫生、護士們中間,要求醫院繼續辦下去,治癒全部傷病員。他拉著王紹華的手親切地說:“要想方設法克服一切困難,度過艱難困苦的歲月。革命的高潮很快又會興起。要把這批傷員們治好,讓他們早日恢復健康,去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聽了王文明的話,王紹華激動得流下眼淚,說:“王主席,請放心,我們一定千方百計完成組織交給我們的任務!”
王文明走後不久,敵人開始封山。山道、路口處處設防,重重封鎖,王紹華與上級和嶺下接頭的群眾失去了聯絡。敵人到處搜查,企圖毀掉紅軍醫院。情況一天比一天惡化,日子一天比一天艱苦。10多個重傷員,折腰斷腿的居多數,行動極為不便,遇到情況很難及時轉移。王紹華召集醫護人員和傷病員們一起研究,決定馬上把醫院搬到山頂上的一個石洞裡。這個石洞是王紹華採草藥時發現的,它有一個長方形的小洞口,洞裡可容三四十個傷病員。從那時起,這個天然石洞就成了紅軍醫院重傷員住院處。搬到山頂後,雖然更加隱蔽,但也遠離了農村,與山下群眾的聯絡更加不容易了。王紹華的家就在山腳下,對情況比較熟悉,便接連十多晚摸黑下山找關係,但由於許多革命群眾被敵人逮捕、監禁甚至屠殺,王紹華等無法與其接頭取得聯絡,也找不到黨組織。
接踵而來的是糧食短缺,獲取食鹽也困難。開始,重傷員還有一些稀粥敷衍度日,後來只好同輕傷員和醫護人員一樣吃野菜、野果,喝沒有食鹽的野菜湯。日子一長,傷員和醫生、護士有半數以上人員患水腫病。傷員們又添新病患,這給治傷帶來了困難。看到此般情景,王紹華的心情格外沉重。有一天,他走出洞口,發現石頭旁邊有一叢茄冬草,心頭猛然一亮:小時候聽草醫老先生講過,茄冬葉的焦灰有鹹味,可以當鹽,我們不是也可以試試嗎?於是,他們把茄冬葉曬乾、燒焦,再研成粉,代替食鹽,煮野菜湯時撒上一把,儘管味道又苦又澀,但確有食鹽味,比白水菜湯好吃多了。過了一段時間,同志們的水腫病逐漸好轉,野菜當食糧的生活也就很快習慣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積極治療,10多個重傷員全部治癒,重返戰場。王紹華他們心裡充滿了喜悅,紅軍醫院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交付的光榮任務。
在漫長的艱苦歲月中,紅軍醫院經歷了藥物奇缺的嚴峻考驗,連紅汞水、碘酒等一些最普通的藥品都沒有。但是,王紹華他們堅信大自然不僅是紅軍的糧食基地,也是紅軍的藥物基地。草藥成為他們治病的主要藥物。
王紹華參加革命前,曾跟草醫老先生學習草藥知識,也當過兩三年草藥醫生。但那時他只能醫治感冒發熱、痢疾腹瀉等一些常見病,對怎樣用草藥治療腦殼槍傷、胸膛穿彈、折腰斷腿等沒有經驗。因此,他經常帶著疑難病例到根據地的人民群眾中尋找良方妙藥。王紹華把筆記本帶在身上,無論到哪裡都先拜訪民間草醫,把蒐集到的草藥驗方記錄在本子上,帶回醫院試驗使用,著重研究和總結識藥用藥的基本規律和經驗,進而傳授給其他醫護人員。六連嶺山深林密,草藥資源十分豐富。王紹華他們不斷研究、試驗,應用在醫療上的草藥就有60多種。包紮的紗布,用樹皮纖維來代替;消毒的藥水,用草藥煮水代替。那時候,除消炎生肌的藥膏外,幾乎沒有使用成藥。即便是藥膏也是用土法制成:他們將荔枝仁、檳榔仁搗爛,用紗布過濾去渣,取其細粉曬乾,然後用海棠油或蜂蜜調勻而成。當時,醫療器械更是簡陋低劣。手術床用四條木樁支起一塊竹篾來代替,手術鉗用竹子製作。正是這些低劣的藥物、簡陋的器械,使一批批傷病員恢復戰鬥力,重上戰場。1934年,有位戰士在戰鬥中不幸負傷,子彈把他的陰莖、睪丸全部打掉,被送進紅軍醫院。王紹華帶領醫護人員立即搶救,用汽燈芯絨線縫合傷口,用土製的紗布包紮,並給他內服草藥消炎。由於精心治療,精心護理,這位戰士僅3個多月就出院了。
在戰爭頻繁、醫療工作緊張的情況下,醫院也沒放鬆對醫護人員的培養工作。他們先後培養了近300名醫生和護理人員,分別派往各營、連,逐步健全了部隊的醫療組織。一些人員成為部隊的醫療骨幹。鄧蓮花參加革命前是沒有文化的鄉村婦女,來到部隊後,被分配在醫院學護理。她刻苦識字,基本上能把每一個傷員的護理過程記錄在護理單上;同時,留心學習草藥治傷治病方法,成為一名多面手,後來被提拔為醫院護士長。王紹華還培養了不少軍醫。1946年初,臺灣籍同胞賴有山參加部隊,來到醫院學習醫療技術。他原籍在臺灣新竹縣,被日軍抓到海南島來當苦力,解放戰爭爆發後參加瓊崖縱隊。分配到醫院後,他勤學苦練,不到一年時間就成為一名優秀的部隊醫生,1949年6月被提拔為第三總隊第二團衛生隊長。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大批優秀的醫護人員,醫院才能在醫藥奇缺的情況下,利用草藥為恢復部隊傷病員的戰鬥力作出貢獻。
醫院經過低潮時期的磨鍊,有了豐富的鬥爭經驗。同時,建立起黨支部、團支部,加強了黨對醫院的領導,從組織上、思想上為戰勝困難、戰勝敵人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不管是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圍剿”,還是日軍的“掃蕩”“蠶食”,製造“無人區”,企圖切斷嶺上與嶺下的聯絡,把傷員和醫院困死在六連嶺上,都以失敗而告終。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軍以重兵“圍剿”六連嶺。有一次,敵人包圍了紅軍醫院,情況非常緊急。為了傷病員安全轉移,許多黨員站出來,要求承擔掩護任務。情況危急,王紹華立即命令一位醫生帶領全院同志向另一座山頭轉移,自己承擔掩護任務。為了迷惑敵人,王紹華在相反方向開槍。敵人聽到槍聲,向他這邊瘋狂撲來。槍聲、喊殺聲、誘降聲響成一片。他機智勇敢,很快就衝出敵人的包圍圈,安全地回到同志們中間。敵人撲了空,惱羞成怒,把醫院的草棚全部燒燬。敵人撤退後,他們又動手砍竹子、割茅草,重建“家園”。
在紅軍醫院,從黨員、團員到醫生、護士,在戰場上,都不顧個人安危,把傷員從前沿陣地背到後方治療;在醫院裡,夜以繼日細心地護理著傷員,在危急關頭便挺身而出。有一位叫小蘭的護理員,老家在文昌縣,家境貧窮,18歲參加革命。她好學上進,刻苦用功,來醫院不到半年,不但能做一般的護理工作,而且還能識別幾十種中草藥,幫助軍醫上山採藥。她不怕髒不怕臭,替傷病員洗衣服、倒糞便……樣樣都搶著幹,醫生、護士和傷病員都誇獎她是好戰士、好閨女。1943年3月,由於叛徒告密,日軍連夜上山“圍剿”醫院。小蘭為傷員倒糞便下到山腰時,被敵人抓住,威逼她帶路。這個平時很少哭鼻子、多苦多累都不吭聲的好姑娘,此時此刻卻放聲大哭,又喊又叫。她那哭喊聲,隨著陣陣夜風吹進醫院。王紹華聽到小蘭的“通風報信”後,立即組織轉移。當他們把傷病員安全轉移到另一座山包的時候,醫院方向響起了幾聲槍響。小蘭為了傷病員的安全獻出了她寶貴的生命,犧牲時年僅22歲。像小蘭這樣的好戰士,王紹華的醫院裡還有很多。正是有了這些好戰士,“紅軍醫院”才譽滿瓊島,長久閃耀在瓊崖革命戰士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