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援外工作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內容。1963年4月6日,應阿爾及利亞政府請求,我國第一次向發展中國家派出援外醫療隊,由此開啟了中國衛生援外事業。
廣東派遣的援外醫療隊是其中一支勁旅。1971年10月26日,一支由12名隊員組成的中國首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出發前往非洲,拉開了廣東派遣援外醫療隊的序幕,至今已整整50年。
50年來,在赤道幾內亞、甘比亞、迦納等非洲國家,在加勒比地區的多米尼克,在馬爾地夫等島國,一批批由廣東派遣的醫療隊員牢記黨和祖國的重託,全心全意為受援國人民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用行動書寫了“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援外醫療隊精神。
10月2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週年。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翌日,一支來自廣東的12人醫療隊,啟程前往赤道幾內亞,拉開了廣東派遣援外醫療隊的序幕。
至今,廣東已連續50年向赤道幾內亞派出醫療隊,共派出31批589人次醫療隊員。他們在這片遙遠的非洲黑土地上不畏艱險、救死扶傷,鑄造了傳奇,傳播了大愛。
中國駐赤道幾內亞大使亓玫評價說,這些來自廣東的白衣衛士,譜寫了中國和赤道幾內亞友誼及衛生健康合作的歷史篇章。
抱著犧牲決心
“你去出個遠差,下週出發,這幾天準備一下。”1971年的秋天,一次平常的部門會議後,廣東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留下了劉梅珍。
“新疆還是西藏?”這兩個地方,是36歲的兒科醫生劉梅珍對“遠差”的想象極限。“赤道幾內亞,在非洲。”
劉梅珍愣了。赤道幾內亞,從未聽過的國家。她只知道,非洲是很遙遠的地方。
1971年,中國首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部分隊員出發前合影,劉梅珍坐在第一排中間。
赤道幾內亞在非洲中西部,長期被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醫療條件落後。1971年,我國作出了向剛建交不久的赤道幾內亞無償派遣醫療隊的決策。這一光榮任務,交給了廣東。
劉梅珍是援助赤道幾內亞的首批隊員之一。“那時候是不講條件的。”回家收拾行李,劉梅珍看著4歲和8歲的兩個兒子,止不住地流淚,她覺得,自己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4天后,劉梅珍就和11名隊友出發前往北京培訓。隊員們分別來自省內12家不同的單位,除了醫生,還有翻譯和司機。
在北京,他們只有兩個星期來學習最簡單的西班牙語並採買一些物資。沒有人知道要帶些什麼,他們只能倉促地買了一些廚具、沐浴用品。
1971年10月26日,醫療隊從北京飛上海,再在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巴黎等地轉機,整整一週,才抵達赤道幾內亞首都馬拉博。
出國是光榮的。但工作的艱苦超出了隊員們的想象。
“不是缺醫少藥,而是無醫無藥。”劉梅珍負責赤道幾內亞巴塔地區總醫院的兒科,病房的病床上通常都只有一張席子,患兒們主要是瘧疾與營養不良。兒科病房裡只有3個針頭,5個注射器,反覆使用。
工作非常繁忙。劉梅珍的診室外總是擠滿了人,她每天都要看100多個患兒,往往下午兩三點才能結束。晚上,也隨時有家長帶著發燒的孩子來拍門求診。無論多晚,她都會開門。
輪休的時候,隊員們也不能閒著。脫下白大褂,他們要自己採購、做飯、打掃衛生,要自己種菜、做衣服。稍微有一點空閒,就努力學習西班牙語。
1973年12月,第一批醫療隊完成使命歸國。因接替的隊員家中有事,劉梅珍又延期了半年。回來後,小兒子賭氣兩個星期沒理她,丈夫為孩子縫製的褲腳一邊長一邊短……但劉梅珍覺得,能回來就好:“當時我們都是抱著犧牲的決心去的。”
有第一批隊伍做“開荒牛”,後續派去的隊伍多了一些準備,少了一些周折。然而,忙碌和孤獨卻未減半分。
早期通訊不暢,隊員們與家人的聯絡,靠大使館一個月來一次的信使。信使中午到晚上走,大家收到信讀完,來不及擦眼淚,就要立即提筆回信讓信使帶回,家裡人收不到回信,會著急。
沒事的時候,第四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李渝芬就坐在駐地附近的礁石上看大海,“大西洋上沒有一艘船,也沒有一個人”,強烈的孤獨感令她窒息。回國後,她很長一段時間沒再去海邊。
鑄造醫術傳奇
半個世紀光陰流逝,在這片黑土地上,一批批廣東醫生不畏艱苦、接力堅守,填補當地醫療衛生事業的不足。
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之時,派遣醫療隊也未中斷。今年1月12日,中國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接過“接力棒”,逆行出征。
“一些援外崗位有好幾個人報名,競爭激烈。”隊長陳光衛說,隊伍裡“80後”是援外的主力,如今的年輕人,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於醫療援外事業中。
50年來,面對風險挑戰,中國醫生始終勇往直前。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赤道幾內亞核酸檢測能力不足、醫院沒有預檢分診能力,每個患者都可能是感染者,醫院幾乎處處都是“高風險區”。
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出診時,都採取二級以上防護。天氣炎熱,診療結束時汗水往往已溼透全身,手套裡能倒出半杯水。
在當地,艾滋病、肺結核、梅毒等傳染病很常見。第20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到赤道幾內亞巴塔地區總醫院的第7天,一名合併艾滋感染的卵巢腫瘤患者需馬上手術,但本地醫生卻藉著各種理由陸續離開。
中國醫療隊員、中山市博愛醫院婦產科醫生林霞沒有閃躲。晚上,醫院停電了,黑漆漆的。手術檯上,林霞深呼吸調整心態,不斷告誡自己小心再小心,最終順利地完成手術。
50年來,為了病人利益,中國醫生總是全力以赴。
2018年2月,一個96歲的男性患者找到了廣東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員黃榮柏,希望他親自主刀手術。但手術風險太大,患者還是全國知名的壽星,一旦失敗,黃榮柏的名聲將大大受損。
黃榮柏說:“醫生不能因為愛惜名聲、害怕失敗而拒絕病人的請求。”經過周密準備,他兩小時就順利完成了手術,患者出血僅50毫升,很快康復。
2018年8月,一個被玻璃劃破眼球的10歲男孩來到馬拉博醫院時,眼內組織已露出,合併感染,手術風險極大。若不治療,孩子就要被摘除眼球。
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眼科醫生鄧建華迎難而上,和婦科醫生馬治富、麻醉醫生許繼文組成手術團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保住了孩子的眼睛。
50年來,開展傳幫帶教,中國醫生一直毫無保留。
在赤道幾內亞巴塔地區總醫院,胸腔積液是常見的內科疾病。但該院不僅沒有CT機,連基本的胸穿針都沒有,當地醫生用大號留置針代替胸穿針,效果並不理想。
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珠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陳華新經過多方尋找,購買了一批靜脈導管。經過改造的留置針,在胸腔引流手術中起到奇效,很快在全院推廣。
赤道幾內亞人習慣用頭頂著物品出行,頸椎病常見。中國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中山市中醫院骨科醫生張振山運用“棍點理筋正骨療法”,用一根木棍為當地老太太埃瓦娜治療脖子疼痛,10多分鐘就立竿見影。一下子,就有7個“非洲徒弟”登門求教。
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一批批中國醫療隊在赤道幾內亞鑄造了醫術傳奇,深受當地患者的信任。
刻下中國的印記
50年來的大愛堅守,廣東醫生們在這個跨越了半個地球的異國他鄉,刻下了深深的中國印記。
“我小時候就知道我們國家一直有中國醫生來援助,一批又一批。”57歲的赤道幾內亞醫生聖地亞哥說。年輕時,他在中國醫生的感召下,學習了中文,並於1984年到中國學醫。
畢業後,他來到中國醫療隊駐紮的馬拉博醫院工作,20多年來,見證了醫療隊給赤道幾內亞帶來的改變,與一批批中國醫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今,他的侄子小聖地亞哥也完成了在中國的學業,回國後拜張振山為師學習中醫。
50年來,中國醫生成為當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醫療隊員們走在街上,總會有當地人笑著向他們揮手:“中國醫生,你好!”
在異國他鄉收到這樣的親切問候,讓第23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龍金海心中一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為了對中國醫生表達感激,當地患者用中國醫生的名字為自己的孩子取名。2000年,林霞為一名巴塔市的婦女治療不孕症,對方將女兒取名為“安德斯金·林霞”;2018年,當地患者米凱用陳華新的西班牙名字Camilo為自己的孩子命名。
50年來,有的中國醫生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這裡。1978年3月,第6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何賢傑,在援外工作期間因病不幸逝世,長眠在非洲熱土。赤道幾內亞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時任執政總統馬西埃夫婦親自為墓地培土。
50年來,援外醫療隊帶來的改變,也已生根發芽。中國醫生帶來的消毒理念,讓當地手術感染率大幅降低;當地護士從找不到血管,到順暢地打針、發藥;當地患者的感謝,也從西班牙語變成了簡單而清晰的中文——“謝謝!”
中國醫療隊先後有304人榮獲赤道幾內亞最高榮譽“國家獨立勳章”,累計10批醫療隊全體隊員同獲殊榮。
不久前,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向廣東發來賀詞影片——
“1971年以來,中國醫療隊在長期工作中以奉獻精神,在工作中捨己為人、忠於職守,幫助赤道幾內亞改善國家衛生體系,拯救民眾生命,增強國民健康。我們深深銘記,並對中國醫療隊表示衷心感謝。”
如今,中赤幾友誼故事還在繼續譜寫。浩瀚的大西洋東側,幾內亞灣的礁石上,浪花拍岸,濤聲不絕。
News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編輯 | 張俊偉
校對 | 胡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