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潮流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華民族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讓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在發展,朝代更迭,但中華文化從來沒有中斷,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秦朝出現了國家統一的局面,創造了歷史上的輝煌篇章。一代代秦國國君永遠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秦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於是把秦谷(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東周王室在關中的領地。
(公元前778年),秦襄公即位。當時,戎狄之勢仍非常強大,直接威脅秦國的基業之本。另一方面,秦國僅為“大夫”之職,只有賣命效力的義務,並未得到周王室的信任。秦襄公深知秦人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稍有不慎將會導致滅種之禍。秦襄公審時度勢,於秦襄公元年(公元前777年),將其妹穆嬴嫁與西戎豐王為妻 ,秦襄公的決策顯示出他的敏銳判斷力和戰略眼光。
秦襄公二年(公元前776年),秦襄公將都城遷到汧邑 (今陝西省隴縣東南)。同年,戎兵大舉圍攻犬丘,世父率軍頑強抵抗,不幸城破被俘。由於秦襄公和親西戎,而且據有汧邑戰略要地,戎人沒有誅殺世父,一年後便放其歸秦 ,雙方一度和好相處。秦襄公透過嫁妹、遷都這兩項重大決策,秦人一方面加強與周王室的關係,得到較可靠的聲援;另一方面東進佔據汧邑膏沃之地,可以大力發展生產,加強武備,賴此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列為諸侯:秦國在向上發展,西周王朝已日暮途窮。荒淫無道的周幽王因寵幸褒姒的緣故,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為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為太子。而且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屢次欺瞞諸侯,因此諸侯都反叛他。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申國國君申侯因周幽王廢黜自己的女兒申後、外孫姬宜臼而惱怒,於是聯合繒國、犬戎進攻周朝都城鎬京,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當時,秦襄公曾率兵援救周朝,作戰得力,立有大功。
周幽王死後,諸侯共立太子姬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當時豐鎬周圍主要有四種力量:一是周幽王和姬伯服的勢力,他們死後由王子餘臣(周攜王)繼承;二是周平王的勢力;三是戎族的勢力;四是秦的勢力。在周幽王被殺之後,秦襄公面臨的抉擇是或者追隨周攜王,或者擁戴周平王。秦襄公利用周王室的傳統威信,而並不拘於秦國與周幽王、姬伯服的舊有關係,特別是周幽王死後,他更沒有必要與王室的正統代表周平王相敵對。於是在周朝為逃避犬戎禍難,都城東遷洛邑時,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
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並說:“犬戎兇惡無道,掠奪我們岐、豐的土地,只要秦國能攻打併趕走西戎,就可以佔有那些土地。”周平王與秦襄公盟誓,封給他爵位。秦襄公這時才開始建立諸侯國,享有與齊、晉、鄭等國一樣的地位,得與山東各諸侯國互通使節,彼此訪問。這是巨大的飛躍。秦襄公非常高興,即立西汧,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三頭的太牢大禮,在西疇祭祀白帝,以慶賀秦國的正式立國。
伐戎去世:儘管秦人獲得在關中地區自由發展的機會,但是在建國之初,還面臨著能否生存下去的嚴峻考驗。周平王賜給秦的土地,實際上佈滿戎、狄部落,秦國要存在下去,就必須與戎、狄作長期的鬥爭,不斷壯大自己,拓展疆土。最初幾年的鬥爭,均以秦國的失敗而告終。秦襄公眼看著封賜給自己的土地卻得不到手,很不甘心,於是連年向戎、狄發動進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終於攻到屬於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立足,只好退回"西垂"故地。
秦襄公十二年(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討伐西戎,打到岐山時突然去世,其子秦文公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