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是我國奴隸社會繁榮時代,被譽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盛世。西周的統治,一般以關中平原為中心,因此在關中地區儲存下來很多西周古城遺址,其中特別以豐、鎬最為有名。
豐、鎬遺址,位於今天陝西省長安縣內灃河中游一帶。其實,它們是兩個隔灃水相望的城市。自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殷至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近300年間,它一直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周族,一個興起於陝西西部的古老部落。相傳其始祖為“棄”,一個農業生產經驗十分豐富,且受人尊敬的頭領。
相傳“棄”的母親“姜”,在曠野裡“踐巨人跡”之後而懷上並生下棄的。一般認為,這應該是周族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的一種文化標誌。
至公劉時,周族遷徙到幽地(今陝西栒邑)定居,此時農業、家畜飼養業已很發達,出現剩餘產品,原始公社逐漸解體。到古公稟父時因受戎狄襲擾,周族從幽遷到岐(今陝西岐山),定居於名為“周”的原野上,社會經濟文化快速發展,進入階級社會。到古公稟父之子季歷時,勢力日益強大,初具國家規模。
周族的發展,引起商王朝的警覺,商王文丁處死季歷,其子昌--文王繼位。周文王讓周邊很多小國和部族臣服,將領土擴大,成為威脅商王朝的強大力量。
尤其是消滅商朝在津水上游的諸侯國--崇(今陝西戶縣)後,繼續向東發展,在豐這個地方修築都城。為消滅商王朝作準備,周文王又命其子發--周武王,在津水東岸營建鎬京。
當時,周族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初建起豐、鎬二都,成為與商抗衡的新興奴隸制國家-周的統治中心。
周文王死後,周武王於公元前1066年,率“兵車三百乘,虎竟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自豐、鎬出發,並聯合其他部族,向東討伐紂。
牧野之戰,商軍一敗塗地,周的軍隊迅速攻克朝歌(今河南淇縣),紂王自殺,商王朝覆亡,周王朝建立。
武王滅殷後,定都於豐、鎬。
公元前841年,在豐、鎬爆發武裝起義。周幽王時,申侯勾結犬戎攻入豐、鎬,殺死幽王,周室自此衰微,豐、鎬也殘敗不堪,還被犬戎等威脅。於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東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
所以,豐鎬是西周主要都城,而洛邑則是東周主要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