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業經營邏輯本質:使用者消費屬性
零售商業本質
經營邏輯的變化形成了經營效率上的對比,造成了電商對線下門店的衝擊,決定了線上電商和線下門店截然不同商業經營模式,更決定了兩者經營方向發展的重點的不同。
理解這段話的核心在於使用者消費屬性的理解。
使用者消費屬性
一、使用者消費物件分類
仔細觀察使用者的消費,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消費大致分為兩類:
·產品:以實物產品為主,生產、交付和使用可分離,可大規模製造,在全國各地交付,百姓買回家使用,生產不依賴於某個人的因素。如日常生活中超市裡購物,標準化有助於企業藉助機器規模化生產,以更低成本獲得市場競爭優勢,這對於實物品牌和零售商的運營中非常關鍵。
·服務:以技藝虛擬產品為主,生產、交付和使用不可分離,屬地化交付,不可大規模生產,品質依賴於個人因素。比如理髮、米其林餐廳等,對於理髮師或是主廚的依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門店運營發展的可能性。
二、消費屬性的融合
事實上當下消費環境,往往使得使用者的消費不會那麼單純,不是產品消費就是服務消費,往往是產品屬性和服務屬性的融合:
·偏服務屬性:以虛擬服務為主,透過產品作為服務的工具,比如美容院機構圍繞面板的分析服務,相關美容產品是服務的必需品;又或是以服務為主的火鍋店為例,提供細緻的服務固然可以為門店帶來好的營業額和口碑,但在同質化競爭環境下,一款上好的產品如牛肉也可以幫助門店獲得競爭優勢。
·偏產品屬性:以實物產品為主,但在交付過程中需要提供服務,如線上產品需要快遞配送,家居家裝產品需要安裝等。以偏向於產品屬性的飲料為例,產品功能固然很重要,但鋪貨做的好,讓使用者更容易買到也可以幫助品牌獲得使用者的青睞。
三、消費屬性的融合配比給了經營者更多商業想像空間
透過調整消費屬性也就是產品屬性和服務屬性的配比獲得新的商業機會,如偏產品屬性的,以目標使用者聚集區開設門店,比如區域大型商場,提供豐富美妝類的產品選擇,絲芙蘭。偏服務屬性,提供特定的護膚服務幫助使用者快速的改善面部肌膚問題,就出現了美容機構。需要提醒的是,增加服務屬性的比例會推高經營成本,由此形成更高消費價格,溝通的關鍵在於說服使用者承擔額外增加的服務所帶來的消費溢價,對此,服務加項的必要性和價值是需要經營者慎重考慮的。
總結:無論那種使用者消費,皆都兼具產品和服務兩種屬性,不同的消費屬性比重有所不同而已。增加產品屬性比例,透過生產規模化,獲得更低成本優勢,以次作為競爭壁壘;增加服務屬性比例,相當於提高屬地化的交付使用者體驗,以次來提高消費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