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著介紹文徵明的山水畫。
圖繪松樹和柏樹相依生長,柏樹虯枝盤曲,枝幹四散張開,松樹桿直葉茂;山石層層疊疊,直到畫頂,一道瀑布自山頂飛洩而下,如一道白練耀眼。整幅畫面比較繁雜,但畫家以老練的筆墨畫出了景色的層次,且後面的一道瀑布讓畫面更加清爽。
圖中重巒飛瀑,二人樹下對坐,一童琴旁侍。設色溫雅,筆意秀婉。此幀紙狹而長,構景重疊而繁複。徵明晚年好作此類畫作,晚期吳派亦多受此影響。
圖繪緣溪坡陀迭起,平岸參差。遠處一峰聳然,頂平而壁峭。其下松林,隱約在淡煙中,蓋寫雨後之景也。筆極細緻,畫樹之筆頗有稚弱者。
此幅繪處在水中央的金山形象與上面抄錄的詩文相配,彰顯了金山的仙山屬性。
此圖描寫的是畫家與好友至無錫惠山遊覽,品茗飲茶,吟詩唱和的場景。圖繪人物四位,二人坐石長談,二小童子在一邊煮茶侍候;蒼勁古樹四五棵,枝繁葉茂。此畫運用了小青綠的畫法,同時也將明代的青綠山水畫推向一個新的格局。
圖繪隆冬景色,山峰林立,樹木葉落只有枝丫,到處都覆蓋著靄靄白雪。近處河面應已成冰,河上橫跨一橋,橋邊一座涼亭,一身穿橘黃色外衣,頭裹黑色頭巾的大漢蹣跚而來。畫中的山谷裡,萬籟俱寂,身處白色世界,有一種時間靜止的意境。
圖中松陰下﹐兩士人隔溪趺坐﹐揮麈對談﹐一童攜琴自松間而來﹐山崖巍峨﹐險峻外露﹐筆勢奇絕崩雲﹐運筆沈雄有力。松林挺拔俊秀﹐松針亂筆重疊﹐用濃淡墨分兩次點成﹐淡裡求濃﹐於雅澹中見其渾厚。
圖繪深山幽澗,高士濯足滌俗。山石皴法不作奇峭之筆,徐徐擦出,崖上之樹葉全用細筆點染,全幅清氣出塵,觀之使人爽然。
圖繪菊花湖石,蒼松翠竹。用筆老辣,結意滿幅,是晚年文徵明的經意之作,卷後行草書錄陶淵明歸去來辭。可見畫卷之菊代指淵明採菊東籬下之詩意。
圖中板橋橫於潺潺細流之上,青松翠竹遙相呼應,湖石疏置,碧樹成蔭,池水為清風吹皺,泛起層層漣漪。甬路上二文士邊走邊談,攜琴童子相隨其後;堂內四人凝神賞畫,另有手捧數軸書畫的小童立侍桌旁,水榭之中對弈的兩人神態悠閒安逸。是吳門畫派風行一時的園林畫一種,
畫面繪松林中茅亭泉井,環境幽雅,友人或圍井而坐,或散步林間,或賞景交談,童子在一側燒水烹茶。
此卷系文徵仲畫給其學生王谷祥的一卷園林小品畫,用筆溫潤靜美,構圖溪山深遂。體現了作者的文心雅趣。
圖繪茅屋兩間,左側屋內有几案,書架上擺放著書籍畫卷。中間屋內兩位老者傍案對坐而語,以僮倚立其右,右側單獨的一間的茅屋內兩童子似乎正在燒火煮食。遠處山巒連綿,四周繞屋修竹蒼松,高梧古檜。
橫卷作古松一棵,做虯龍翻飛之勢,用筆利落,松針學郭熙畫法,得老松真實之態。
此圖描繪的是吳邑沈天民的滸溪草堂,圖上一山澗湖水邊,房屋多座,樹木成蔭,風景優美,幽靜閒適。近處臨湖而建草堂二三間,堂內主客相談甚歡,旁邊堂內二童子煮茶忙碌。技法上,以渴筆微抹山石,以點苔顯出明暗,表現草堂環境恬靜,意境清幽。
長卷描繪了桃花源記中舟人問路,目睹鄉野中悠閒生活的場景。圖中綠樹環抱村宇,小山穿插其中;屋內三五小友飲茶談古論今,樓下婦人攜童問路,村中溪水潺潺,風景優美。技法上線條粗細旋轉富於變化,墨色濃淡乾溼,層次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