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安縣出土西周吳虎鼎
《考古與文物》1998年03期 穆曉軍(長安縣文管會)
1992年,長安縣黑河引水工地出土一件銅鼎。聞訊後,縣文管會即派人追回。鼎現存長安縣文管會辦公室。
一、出土情況
吳虎鼎出土於縣城南約2公里的申店鄉徐家寨村南。徐家寨村西為神禾原,東為少陵原,滴河從南而來,在村南折而西流。黑河引水工程從其南穿過。吳虎鼎在工地被推土機推出,破環嚴重,出土情況不詳。
二、器物形制
吳虎鼎為立耳,小平沿,半球形深腹,蹄足。口沿下飾竊曲紋帶(封底)。竊曲紋為變形夔鳳紋,中間有目,下襯一道弦紋(圖一)。腹底三足間有三組弦紋,每組兩道。鼎通高41、口徑40、耳高7.9、耳寬9.5、足高18、足徑4、壁厚0.5釐米。總重15.4公斤。
鼎一足脫裂,但早年即經焊補,清理銘文時,其焊補銅片尚存。口沿下有一處斷裂,長度共計24釐米。鼎底有一層厚厚的煙怠,字口及紋飾也有煙炭痕跡,說明鼎曾作為實用器使用。
三、銘文
1997年,庫房清査文物,剔除土鏽時,發現其內銘文。銘文在腹內壁(圖二),共計16行,每行10至11字,共計164字。文字基本能夠釋讀,現依原行隸定如下:
隹(惟)十又(有)八年十又
(有)三月既
生霸丙戌,王才(在)周康宮徘
(夷)宮,口□右吳虎,王令(命)
善(膳)夫
豐生、船(司)工殖敍,船(申)刺(厲)王令(命),□吳壷(?)舊疆,
付笑成.,早(厥)北穏涵人沃結.字《厥〉東積官人(?)聯植.拳《厭)南做畢人取綾.牛西礎殳口妾楮牛(M)4(俱)履弄
生.孃妝,白衝(地)旳(芮)勧《司》上(綻)寺
C il,昊成搓(弁)讀(惜}首,天(子〕休,賓
夫登生章(璋)、馬匹,賓白(司)上(佐)寶
檢章"韋)、鳥匹,賓內(芮)幻
《可)上(佳)寺親
尹友守(?)支西'京《府)(.□□□)虎撞《拜)手髒(稽}首,敢對獅(揚)夫於不《不)願*休,用乍《作)朕直且,祖),考展盂円成,其子孫永寶。
舊疆",並記錄下了疆界四至。“吳葢舊疆'‘即鎬京以東,畢、官、涵等區域之間,也就是今長安縣西北、西安西郊一帶。
四、吳虎鼎的時代
吳虎鼎形制及紋飾均具有西周晚期特徵。銘文首句“惟十又八年十又三月既生霸丙戌,王在周康宮很宮",很,唐蘭先生在《商攸從鼎》中釋為夷,即指周夷王,因此周康宮很宮就是夷王之廟。又銘文中提及,'申剌王命”,剌王指周厲王,能夠重申厲王之命者,唯有宣王。宣王之後,幽王在位不足十八年,平王時既已東遷,所以吳虎鼎當為宣王時器。這無疑又為西周銅器斷代問題提供了一件可靠的標準器,為西周歷日推算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本篇銘文的釋讀得到李學勤先生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謹致謝意。
吳虎鼎銘錄
1998年元月17日,我們將新發現的吳虎鼎銘文拓片送給李學勤先生,當時除鏽工作尚未結束,拓本自然不夠清晰。逾一日,李先生便將《吳虎鼎初釋》交給我們。現該鼎已除鏽。昨日,李自智、王輝、張懋銘、曹瑋已共同目驗鼎銘,證明一字不缺。遵李先生囑,隸定如下。個別有疑之字加。號,並試加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