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題釋義:
骨極量缺損:是指動物自身無法修復的最小骨缺損,GUPTA等及SCHMIZ等研究確定小鼠及大鼠顱骨極量缺損範圍分別為4 mm和8 mm。透過建立骨極量缺損動物模型,排除動物自身因素(如年齡、種系、骨缺損部位等)對骨缺損重建的干擾,從而更加準確地評估修復材料的骨缺損重建效果。
雙相磷酸鈣:是由一定比例的羥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鈣構成的生物活性材料,其化學組分與骨組織的無機成分相似,各項效能(如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骨傳導性、骨誘導性、物理機械效能等)均較優異,故有望成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背景:相關研究表明雙相磷酸鈣可有效重建骨質疏鬆症伴顱骨極量缺損動物模型的骨質缺損,另有研究展望了脂肪幹細胞在骨質疏鬆性骨折及其繼發骨缺損防治中的潛在應用前景,課題組前期研究結果表明,相較於正常脂肪幹細胞,骨質疏鬆症小鼠脂肪幹細胞(osteoporosi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OP-ASCs)的體外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潛能顯著降低。
目的:探討OP-ASCs結合雙相磷酸鈣對骨質疏鬆症小鼠顱骨極量缺損的重建效果。
方法:18只C57BL/6雌性小鼠隨機均分為3組:空白組、雙相磷酸鈣組、OP-ASCs/雙相磷酸鈣組,建立骨質疏鬆症小鼠顱骨極量缺損模型,空白組不植入材料,另兩組分別植入雙相磷酸鈣、OP-ASCs/雙相磷酸鈣複合體。各組於第8周及12周分別處死3只小鼠,採用Micro-CT、蘇木精-伊紅染色、Masson染色檢測其顱骨缺損部位骨形成差異。
結果與結論:①術後第8周及第12周,空白組僅在顱骨缺損邊緣可見少量新生骨組織,而另兩組顱骨缺損部位可見明顯新生骨組織,且OP-ASCs/雙相磷酸鈣組新生骨組織明顯多於雙相磷酸鈣組(P < 0.05);②第12周,雙相磷酸鈣組及OP-ASCs/雙相磷酸鈣組新生骨組織均明顯多於第8周(P < 0.05),且第12周OP-ASCs/雙相磷酸鈣組新生骨組織與雙相磷酸鈣組的差距較第8周更為明顯(P < 0.05);③結果表明,OP-ASCs/雙相磷酸鈣複合體對骨質疏鬆症小鼠顱骨極量缺損具有良好的重建效果,且重建效果較單純雙相磷酸鈣更佳。
https://orcid.org/0000-0003-3758-1315(敬勁)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幹細胞;骨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脂肪幹細胞;腫瘤幹細胞;胚胎幹細胞;臍帶臍血幹細胞;幹細胞誘導;幹細胞分化;組織工程
關鍵詞: 脂肪幹細胞, 骨質疏鬆症, 卵巢切除術, 組織塊貼壁法, 雙相磷酸鈣, 顱骨, 極量缺損, 骨組織工程
引用文字:敬 勁, 趙珊笛, 陳 龍, 彭雙麟, 唐 輝, 郭代金, 曾馨儀, 肖金剛. 骨質疏鬆症小鼠脂肪幹細胞結合雙相磷酸鈣陶瓷修復骨質疏鬆症小鼠顱骨缺損[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2, 26(1): 90-95.
閱讀更多請登入《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