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洋通訊員劉佳)近來,一種新型陸源汙染物——除草劑引起人們警惕。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張永雨帶領的海洋碳匯與能源微生物研究組透過對黃、渤海內22種除草劑的調查,發現離岸100公里近海範圍內除草劑檢出率高達100%,且有較高的穩定性,最高值出現在河口區域,濃度最高的為陸地上廣為使用的三嗪類除草劑,呈現春季近海除草劑濃度高於秋季的現象。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湖沼與海洋學》。
目前,農業生產中的大量除草劑透過河流、地下水、地表徑流等途徑進入海洋,導致近海除草劑汙染問題在全球範圍內普遍發生。
藻和菌在海洋中密不可分,是海洋碳匯的主要驅動力。一半以上的除草劑是光合作用抑制劑,然而,當前的近海除草劑汙染現狀是否足以影響近海浮游植物和細菌群落,進而影響近海碳匯尚不清楚。
研究組發現,在環境濃度的三嗪類除草劑脅迫下,浮游植物群落的生長和光合效率被削弱29%~63%,浮游植物群落結構也發生劇烈變化;受除草劑抑制最嚴重的是矽藻,而兼具異養功能的甲藻受影響相對較弱,導致近海浮游植物群落髮生由矽藻向有害甲藻為主的群落結構的劇烈改變。
此外,細菌群落結構亦發生劇烈變化,對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多種有機碳底物的代謝能力被明顯抑制,微型生物碳泵潛力被削弱。但研究人員發現,移除浮游植物後的細菌群落結構對除草劑並不敏感,表明海洋中浮游植物與細菌群落的密切關係會加劇除草劑對細菌群落的負面影響。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合理控制除草劑的過量使用和向海輸入,是維持近海生態系統健康穩定、保持和促進近海碳匯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