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年輕的時候沒有嚼過幾粒口香糖?
更何況它好吃還好玩。
可是,我們從小到大吃口香糖時身邊大人總喜歡說這句話:“吃口香糖千萬別吞下去!腸子會被黏住的”。
這句話導致很多小可愛在誤服口香糖後,嚇得哇哇大哭,鬧著要去醫院把口香糖取出來。
那麼,童年迷思來了——口香糖真的會把腸道黏住嗎?
口香糖能黏住腸道嗎?
在很早以前,人類就開始咀嚼天然樹脂,用樹脂來清理口腔中的異物,確保口腔衛生。在中國也有很多先人咀嚼“天然口香糖”的例子,如丁香等。現在市面上的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糖漿、糖、調味品、膠基和軟化劑。
而被咀嚼後的口香糖所剩的就是膠基,即由天然橡膠、酯類、蠟、脂肪等構成的一種無營養、不消化、不溶於水的固體。
膠基無法像其他食物一樣被分解,與此同時,胃腸壁每天分泌大量消化液和少量粘液,腸黏膜表面太過光滑,絲毫沒給口香糖製造任何停留在上面的機會。口香糖被誤吞後,經過各種消化酶和胃酸的共同作用,除了口香糖中的部分微粒被吸收以外,大多數會隨大便自動排出。
人體的消化道功能是有限的,只能自動消化“糧食”等可以被消化的食物,而口香糖是不會被消化的,混在大便裡很容易辨認。人們只需要在誤吞後2-3天內及時觀察排便情況即可。
因此,認為口香糖是會黏在腸子上是不正確的。
嚼口香糖還有好處
口香糖不僅不會黏住腸道,還有許許多多的益處,人們可以放心咀嚼。據臺灣《康健》雜誌撰文報道,每天咀嚼口香糖可以健腦並有效防止老年痴呆。人類大腦中會積累“β-澱粉樣蛋白”,此類蛋白是以牙周病菌為根源生成的,它會作為原因之一,造成老痴發病及惡化。
要想預防此類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血流將蛋白沖走,“咀嚼”的動作恰是促進腦部血液迴圈的利器,但我們一日三餐的咀嚼次數並不能達到迴圈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嚼口香糖”就是促進腦部血液迴圈的最優辦法。
有很多運動員和老年人透過嚼口香糖的方式刺激自己的腦部血液流通,使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並透過這種方法鍛鍊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經證實,此方法確使個人的反應能力、判斷力和記憶力大幅提升。
日本早稻田大學專家研究發現,未咀嚼口香糖的人在行走時的平均心率低於咀嚼口香糖的人,說明口香糖的咀嚼鍛鍊了其心臟功能,使心臟節率和運動節率同步。
除此之外,坐飛機的時候嚼口香糖可以有效緩解乘坐的不適感,咀嚼口香糖的動作可以減少耳痛和耳鳴。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要想透過咀嚼口香糖的方式促進血液迴圈的話,要控制時間不宜過長,選擇在三餐之間,一次5分鐘左右,一日三次,且要選擇含糖及含酸量低的品種。
如若咀嚼時間過長,容易對顳下頜關節造成傷害,並且會導致蛀牙或面部一側咬肌過大的問題,也就是“左右臉不對稱”。
除此之外,雖然口香糖不會黏住腸道,但是依舊不建議太小的孩子吃口香糖,由於嬰幼兒的消化道窄小,如果家長疏於看管,吞服數量較多,會有消化道堵塞的風險,稍有不慎將口香糖嗆進氣管還會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