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蠢蠢欲動,試圖強化本國軍事能力的意圖越來越強烈。人民網訊息稱,印度總理莫迪在參加印度教“十勝節”期間誇下一個海口,要在五年內讓國防出口額增加到352%,為此將成立7家國家軍工企業,把印度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此番表態顯然意味著印度要趕超中、美、俄、英、法這五個全球軍力最強的國家,但問題在於,要趕超這五國並非動動嘴皮子就能做到的,印度的自信從何而來呢?
我們知道,印軍的裝備號稱“萬國牌”,除了沒有進口中國武器,幾乎把世界上其他主要軍事大國的裝備都買了一個遍,如俄羅斯的坦克和軍艦、美國的直升機和運輸機、英國的攻擊機和教練機、法國的戰鬥機和熱成像儀、以色列的導彈和雷達……等等。而這恰恰是印度軍備最大的弱點,即嚴重依賴他國軍事產品供應鏈。這是因為印度自身軍工業技術薄弱、投入不足、管理低下且創新能力不過關,導致該國無法生產出質量合格的武器。至於所謂的“印度國產”裝備,如“阿瓊”主戰坦克和LCA“光輝”戰機等,至今都難以獲得軍方的青睞,未能拿到大批次訂單。
對於這個問題,莫迪政府其實早就意識到了,所以他推出“印度製造”計劃,鼓勵引進外資技術,給印度軍工注入新鮮血液,改變軍備領域被卡脖子的局面。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軍事工業包含於國家整體的輕重工業體系之內,國防工業化水平的提升,取悅於一國工業各個領域的整頓和改革,在這個國家連民用汽車工業都沒有像樣產品的當下,一口氣就要在五年內于軍事領域趕超中、美、俄、英、法,這和做白日夢有啥區別?莫迪政府與其給世界製造笑料,倒不如把精力和資源放在消除國內貧窮和發展民生建設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莫迪高調宣稱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後不久,中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這一極具分量的法律引發了外媒尤其是印度媒體的高度關注。按照印媒的說法,中國與12個陸地鄰國都明確劃分了邊界線,只剩下與印度和不丹還存在陸地邊界爭端。在10月14日,中國和不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確定了兩國邊界線的談判方案,距離劃分明確邊界線或只剩一步之遙。
這樣一來,中印邊境問題就將成為中國得以集中精力和資源來解決的僅存的邊界線事項。《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的出臺時機無比恰當,反應了中國政府管控邊界線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旦發現有人在邊界線從事挑釁、入侵、恐怖主義等行為,中國邊防力量將進行合理合法的鬥爭和堅決反制,一切行為均有法可依。從某種角度來說,這部法律相當於是在警告那些蠢蠢欲動的域外勢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侵犯,誰要是敢無視這一法律,定將受到嚴懲。
當下,中印邊界線存在長達3488公里的爭議長度。如果中國軍隊根據陸地國界法實施邊界線管控,那麼印度方面就將失去挑釁的理由,並被正式貼上“挑事者”的標籤。縱使印度軍力再強大,一旦其主動挑動邊境局勢,就將成為各界口誅筆伐的物件,國際輿論領域不會輕易放過新德里方面。況且,就算印度真的在五年後實現了軍事實力的重大突破,考慮到如今中國的軍力遠在印度之上,五年後的解放軍又將強大到何種程度呢?莫迪政府在說大話之前,應該想清楚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