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唐瑩
125號執勤點位於塔爾巴哈台山南 麓,與哈薩克最近處不足百米,隸屬新疆塔城軍分割槽某邊防團卡梅斯臺 邊防連。 放牧季節,邊防官兵到這裡戍邊、 護牧;大雪封山後,他們又返回連隊,如同候鳥遷移,這裡也被邊防官兵形象地 稱為“候鳥哨所”。
一代代的官兵來到這 裡,進行著那一次次無怨無悔的青春進駐。
執著就是要衝上山頂
125號執勤點的背後有一座風化石 堆積而成的亂石灘,亂石灘的頂峰是駐 勤官兵無限神往的地方。每一個剛到哨 所的官兵都要以登頂的形式“報到”。
這 天 下 午 晴 空 萬 裡 ,體 能 訓 練 時 間,留下一些值班站崗的哨兵,由8人組 成的“登頂”小組出發了。副連長魏能凱 再三囑咐大家,一定要把水壺灌滿水, 每個人都把雨衣帶上。因為山裡,天氣 變化就好比娃娃的臉,一點也摸不著門 道。
就這樣,大家向山頂發起總攻。 開始時大家興致勃勃,一路向前。漸漸地,有的人開始體力不支,步伐明 顯比剛上山時短了一大截。但沒有一個人選擇放棄。崇山峻嶺 間,大家一個信念一條繩,繼續沿著既 定的路線前行。
然而天公不作美,天空被烏雲漸漸 籠 罩 。雨 ,肆 無 忌 憚 地 打 在 風 化 石 上 , “啪嗒、啪嗒”順著石縫匯流而下,腳下 的路也滑了起來…… 不時,雨大了起來,帶來的雨衣便 成了最好的屏障。大家跑向附近的大巖 石下,暫時避雨。大雨中夾雜的寒風像 叛逆的利刃順著領口、袖口襲來,讓人 全身刺痛難受。隊伍裡不少人被風吹得 縮著脖子,直打戰。
熟悉天氣的四級軍士長代永貴告 訴大家,這只是過雲雨,堅持一下就過 去了。見幾名新戰士凍得直哆嗦,老兵們自發地圍在一起,為他們遮擋肆虐的寒風。
沒一會兒,雨過天晴,大地復甦,七 彩斑斕的彩虹出現在眾人面前。拼搏後 才會出現彩虹,這彷彿是上天對這些官 兵刻意的饋贈。
此時,大夥兒離峰頂越來越近。突 然,一馬當先的新兵梁彬彬一聲慘叫, 嚇 壞 了 眾 人 。魏 能 凱 趕 忙 上 前 查 看 情 況 。原 來 梁 彬 彬 沒 留 意 腳 下 凸 起 的 巖 石,右腳打滑扭傷了腳踝。見狀,魏能凱把隨身攜帶的水壺取出,放在患處為其 進行冰敷。
梁彬彬紅著眼一臉不甘地請求魏 能凱:“我還能走,我要登頂!”身旁的衛生員張永告誡道:“你現在如果不活動還好,如果堅持上去,明天你的腳會腫得跟你拳頭一樣大。” 看著戰士堅毅的眼神,聽到專業醫 護人員的告誡,魏能凱權衡利弊後決定 由全隊人員輪換背梁彬彬登頂。下士蔡 定 江 錘 了 錘 他 的 肩 膀 :“ 臭 小 子 ,上 來 吧,還要我請你?”
終於,“登頂”小組登上了頂峰,新 兵們完成了“打卡”任務,收穫了不一樣 的風景和比風景更美的情誼。
讓這石頭守望著你
125號執勤點向西是佈滿石塊的戈 壁荒漠。執勤分隊按照執勤任務,又一 次踏上了征程。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 執勤分隊中有兩名特殊的成員——連 長吳坤的妻子汪可馨和他們兩歲大的 女兒。
汪可馨不辭艱辛從重慶一路輾轉, 來到這裡看望許久未見的丈夫。來隊後 的第二天,得知吳坤要擔負巡邏執勤任 務,便強烈要求自己也參與其中,看一 看自己丈夫守護的地方。
吳坤本有些猶 豫,但轉念一想,讓妻子親身感受自己 的工作環境,能讓她更放心,並且現在 部隊也允許家屬來隊體驗巡邏和邊關生活,於是便答應了。
從連隊出發,官兵乘車到達125號 執勤點需要兩個多小時。崎嶇蜿蜒的山 路,道路顛簸,懷裡還抱著兩歲的小女 兒,汪可馨開始暈車。 看 到 此 景 ,下 士 劉 偉 趕 忙 抱 過 孩 子,遞給嫂子一個塑膠袋。“嫂子,這是 正常現象,第一次上執勤點的人不吐個 三番五次都不算上山。”
大人被暈車的煩惱折磨得難受不 斷,懷裡的孩子卻睜著大眼睛,對窗外充滿無限好奇。一會兒指著窗外的羊群 手舞足蹈,一會兒踩在戰士的腿上,扒 拉著他們鋼盔上的帽徽。
戰士們都被這 個可愛的小女孩所感染,原本平淡無奇 的執勤過程,因為這個小傢伙的到來, 增添了幾分樂趣。 到達執勤點後,汪可馨被眼前看到 的景象驚呆了。炎炎夏日,戰士們居然 個 個 披 著 大 衣 。“ 嫂 子 ,你 可 有 所 不 知 了。我們山上可不比下面。下面穿短袖 都嫌熱,到了這裡你可得聽老天爺的安 排。”說完便把早已準備好的大衣,給嫂子披上了。
整裝完畢後,執勤組由乘車巡邏改 為徒步巡邏。前面路佈滿怪石,大家整 理 完 執 勤 設 備 後 ,一 路 沿 著 鐵 絲 網 向西,向西。 劉 偉 是 個“ 孩 子 王 ”,抱 著 小 可 愛 說:“這裡石頭這麼多,要不要帶一塊回 家呀?這樣看到石頭就能想到你爸爸 啦。”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話不經意間 被 嫂 子 聽 到 ,嫂 子 隨 即 給 連 長 說 :“ 對 啊,小偉說得對,我們娘倆把這裡的石 頭帶一塊回去,這樣不就等於天天你陪 在我們身邊嗎?” 劉偉鬼頭鬼腦地說道:“我看啊,還可 以再找一對夫妻石,讓嫂子在咱們哨樓上 也埋一個,成為咱們戍邊石中的一員。”
大家聽後,一致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便開始留意路邊有沒有相似的石頭,拿回 去作“夫妻石”。漫山遍野的石頭好找,但 是“情投意合”的“夫妻石”可不好找嘞。 就在執勤任務即將結束之際,懷中的 小可愛伸著腦袋,拼命指著前方的石縫 堆。一個體能好的戰士一馬當先,徑直衝 向小姑娘所指的方向,高喊道:“連長,你 還別說,這兩塊石頭蠻合適呢!”
回到連隊,汪可馨便把“夫妻石”拿 出來清洗乾淨,用剛買來的毛巾把表面 擦拭得一塵不染。刻什麼字呢?她想到 了連隊門口的兩個大字——守望。對, 把思念鐫刻在哨樓前,守望著丈夫和所 有戰士們,也讓他守望著自己和年幼的 女兒。
後面的幾天,除了吃飯、睡覺,汪 可馨在連隊的時間基本都撲在了刻字 上,每天都刻得手發抖、累得不行,才停 下來休息。 刻好字,描上紅。連長和嫂子一起 親手把“夫妻石”埋在了通往哨樓的365 個臺階處,讓連隊引以為傲的戍邊石裡 又增添一位“常住戶”。
信念戰勝一切
群山之間,星河璀璨。夜晚的塔爾 巴哈台山有一哨房內忽明忽暗的微光 點綴山間,與星空交相呼應,站崗的戰 士則在漫漫寒冷孤夜裡苦等黎明的到 來。這裡從不缺少溫暖,寒冷始終無法侵 襲人心。
高原的9月,風急夜寒,狂風肆虐。按 朝著哨所的方向吶喊,那裡是祖國的方向。
照往年的時節,125號執勤點本該早已接 到回撤命令。然而因其遲遲未下雪,道路 仍有部分牧民往返頻繁,按照上級邊防管 控要求,執勤點推遲了撤點時間。 誰都沒有料到,遲來的大雪卻來得如 此猛烈。第一場雪後,積雪量就已達到30 釐米的厚度。皚皚白雪中,哨位上戰士屹 立的身影,宛如迎風綻放的格桑花,忠誠 般堅守。
經驗豐富的四級軍士長張浩果斷意 識到必須馬上下撤,如果再下兩場大雪, 他們將會被困在雪海中,與外界斷絕聯 系。
“連長,我們要徒步幾十公里才能 下山,如果照這樣天氣下去的話,我們 連走路都回不去了,請求撤點。”凌晨5 點,張浩用電臺向連隊發出了訊號。經 上級批准全體駐勤官兵開始回撤。 大家迅速生起了篝火,簡簡單單地 吃 完 最 後 一 鍋 面 條 ,只 帶 上 了 槍 支 彈 藥、壓縮餅乾和抗風保暖的毛毯,就開 始下撤。
雪 大 風 寒 ,大 雪 經 夜 晚 狂 風 的 肆 虐,路上的雪早已不是軟軟的細雪,路 面被風壓得死死的,踩一腳下去,要緩 兩腳才能拔出。 幾十公里,就算是普通柏油路都要 走 十 多 個 小 時 ,更 何 況 是 如 此 難 走 的 雪路。
冰冷的冰碴兒鑽進鞋內,大家顧 不上寒冷,眼睛直直地盯著前方的鐵絲 網,來判斷下山的方向。 張浩拿出3條揹包繩,所有駐勤官 兵拉著它,一步一步地邁進。5名黨員組 成的踏雪組輪番上陣,只為讓後面年輕 一些的同志沿著前一個人走過的印子, 能走得輕鬆些。
下午3點,吃完最後一塊壓縮餅乾, 休息了20分鐘後,張浩決定,全體扔下 抗寒的毛毯,全速前進。狂風肆虐,常人 難以忍受的嚴寒,他們依然堅如磐石, 不屈不撓地奮進。
“同志們,堅持住!還有最後10公 裡就到連隊了!”看著眼神逐漸暗淡的 大家,張浩提議一同高唱連歌為大家加 油鼓勁“巍巍的塔山、清清的河,閃亮的鋼 槍、代代的兵。我們來自四面八方,胸懷 著勝利東方。匯聚在卡梅斯臺築起西部 的長城……”
雪飄進了戰士的嘴裡,不 知是汗水、雪水還是淚水。順著嘴角緩 緩地流下,連歌給了他們希望和繼續前 行的勇氣。 2 3 時 左 右 ,在 前 方 終 於 出 現 了 希 望。駐守連隊的兄弟們從大門口開始, 為他們一點點剷雪,開闢出了一條生命 通路,來接應駐勤點下來的官兵。
當看到自己念念許久的連隊就在 眼前時,上等兵吳威眼中泛起淚花:“真 的是又冷又餓,最後的幾公里都是閉著 眼,拉著揹包繩回來的,我覺得可能都 回不來了,很感謝一路上老班長們為我 們踏雪開路。”
(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