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鑫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
新聞回放
象牙塔裡的“天之驕子”,在旁人眼裡是優秀的代表,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在網路上,一些名校生卻自嘲為“廢物”。近期,社交媒體上“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話題屢受熱議。在高考、考研中脫穎而出的某些優秀學子,進入大學後對個人發展缺乏明確規劃,就業集中湧向網際網路大廠、國家公務員等職業,“賽道”單一,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客觀上也容易陷入焦慮。
主持人語
作為“985廢物”的同齡人和境遇相似者,三位作者選擇不一樣的態度對待這個大時代下的小命題。楊宇飛告訴讀者,“廢物”們的焦慮是一種對人生本真狀態的逃避,而直面和反思更本質的人生虛無,才能領略生活的意義。李張帆號召青年更多地“向內察覺”,重新定位座標系和評判標準,從“應該的人生”返回“真實的我”的初心。侯國棣透過對當代激烈的生存環境的關照,給予年輕人的焦慮以理解和尊重。三篇短文面對同一問題,提供了別有新意的答案。
兩種焦慮 無數可能
楊宇飛(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
我們為何焦慮?眾人紛紛奔向頂峰,前赴後繼。山路擁擠,險象環生。倘若失足,則要粉身碎骨;一步落後,便再難以追及。我們總算考入了不錯的大學,可越往上,路途越險。
這就是我們的焦慮嗎?這就是我們本該擁有的人生嗎?哲學家海德格爾或許早有答案,他讓我們看到生存和焦慮的另一種狀態——他把我們帶回“本真”,帶回到那個支撐又限定我們的最本己的存在。對每一個本真的我來說,人生不過百年,過後便是無盡的虛無和永恆的黑暗。在這個意義上,對“無”的焦慮正是我們最本真的情感。我們都是孤獨的存在者,都要獨自面對各自生命的結尾。每個人的生命都像虛無之海上的一座孤島,我們無法逃避,只得獨守寂寥。
正是在這樣一個決定性的剎那,我們得以豁然領悟:那古往今來為無數人追求的自由和無限,恰恰源於我們獨自面對的虛無。“無”與“無限”,正是一體兩面。在死亡這一無法逃避的命運之外,有無數的可能性得以展開。我們獨自面對無限可能,獨自作出抉擇,這決擇可以很小,可以微不足道,但也可以是即刻拿起桌邊那本擱置已久的書,重新翻開,慢慢品讀。
說到底,平日裡我們所謂的焦慮,可能不過是一時安逸的藉口罷了。我們按部就班,井井有條地活在別人的軌道里。虛無被它遮蔽,無數的可能被它遮蔽。我們讓渡了選擇的權力;我們忘了,命運原本屬於我們自己。
讓我們從那寄身於人群的所謂“焦慮”中走出來吧,去面對我們各自本真的焦慮。人生從來就不是一座孤峰,而是無邊無垠的綠野。它有無數座山峰、無數片草地、無數的鮮花在開放,四季常新。無論你在哪兒,無論你如何度日,重要的只在於這是你的選擇,無愧於自己人生的選擇。
真實的自我不在別處
李張帆(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
“985廢物”們往往將自己界定為失學失業的失敗者,其中大部分遠達不到失學失業的地步。為此,我們不得不重新剖析失敗的標準,而無處不在的是“他人的注視”。這些“失敗者”只是沒有那麼優秀的成績,沒有在畢業之後順利找到得體的工作,沒能在“應該”的年齡擁有“應該”擁有的東西。此時,越來越多他人灼灼的目光,徹底把那個脆弱的“我”擊碎了。
哲學家羅素在《幸福之路》裡說,“不幸福的最大原因是自我沉溺”。這似乎恰好響應了下面這個問題:他人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或者說他人真的關注“我”嗎?我們往往沉溺於他人注視下的自我,而忘記甚至故意忽略最真實的自我。反過來,如果“985廢物”首先學會愛真實的自己,擺脫對遠在別處的自我的沉溺,幸福便會悄然而至。另外,需要警惕的是,學者韓炳哲在《倦怠社會》一書中提醒,當代社會已從福柯意義的“規訓社會”過渡到“功績社會”。隨之而來的便是,“他人的注視”逐漸內化成“自我的注視”。也就是說,“985廢物”可能徹底丟失了真正的自我,在單一的成功標準中不斷沉淪。因此,發現真實的自我,追求真實的生活,便顯得尤為重要。賦予每一天的生活以意義,在綿延不斷的生命之流中尋找完整的自我,忘卻所謂的意義,讓自己成為生活本身,當下乃至未來的生活便會綻放出更多彩的花。
拒絕過度焦慮,正確認識自我
侯國棣(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
從邁入大學的那一刻起,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選擇。在面對選擇時,有所考量是正常的,但要把思慮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不要過度看重某一個選擇,患得患失,而是要用辯證的、發展的眼光積極看待人生。無論是求學階段還是進入職場,樂觀積極的心態和開闊的眼界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面對選擇:不一樣的道路有不一樣的風景,我們曾以為的“彎路”,也許會帶來不一樣的認知、不一樣的收穫。
同樣,人生價值的實現有多種多樣的方式,不是隻有高分和金錢才是成功的標誌,被稱為“優秀”也不等於絕對的成功。我們不要一味沉迷於競爭,應該正視內心需求,為自己找到合理的發展目標。如果暫時找不到具體目標,可以從留意生活中每一個感興趣的細節開始,從微小的喜好開始發掘,也許可以開闢一片新的天地。也可以多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應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找到學業與社會的連線點,更好地認識人生價值。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當更客觀地認識自我,不要過分貶低自己的價值。“985廢物引進計劃”也許是一種自嘲的表達,但這些討論背後折射出的焦慮情緒、殘酷的競爭現象等不容忽視。我們的挫敗感往往來自身邊同伴的優秀表現,但跳出挫敗感來看,能與優秀的同伴為伍,說明你也同樣優秀。我們沒必要執念於某一次競爭,不要沉溺於失落的情緒,可以多與他人溝通、做一些評估,找到並改進自己的不足,把不願面對的失敗作為寶貴的人生經歷,這樣美好的人生或許就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