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在非洲中部的雨林空地上觀看大猩猩進食,或在南美的潘塔納爾溼地觀看巨大的鸚鵡飛來飛去,未來在蘇黎世動物園,你一天之內便可完成這些願望。
這是蘇黎世剛剛公佈的全新展區建設計劃的一部分。根據這個計劃的構想,到2050年,蘇黎世動物園將建成11個大型展區,屆時,遊客們儘管隔著圍欄,但依然會覺得自己像在真正的野外那樣,沉浸式地遊覽動物園。
那將會是怎樣一個場景?目前,園內已經建成了兩個大型展區——勒瓦大草原(Lewa Savanne)和崗卡章象園(Kaeng Krachan Elephant Park),可以讓人一窺究竟。勒瓦大草原模擬了非洲稀樹草原,佔地5.6公頃,是動物園裡面積最大的展區。這裡“種植”著稀樹草原上標誌性的猴麵包樹,在這些猴麵包樹之間,居住著網紋長頸鹿、細紋斑馬、彎角劍羚、南方白犀牛等非洲食草動物,不久之後,斑鬣狗也將搬進來。這裡有草原區,有部落民村落,也有岩石區,儘量模擬出一片真實的非洲稀樹草原。
象園裡則有八頭來自不同地區的亞洲象,其中包括一頭1976年便來到蘇黎世動物園的斯里蘭卡大象。儘管這裡是一片室內區域,但屋頂上271個用可穿透紫外線薄膜製成的天窗讓人彷彿置身室外。整個區域全靠弧形木質屋頂支撐,目之所及,你見不到一根立柱,只能見到土地、小樹林、水塘,和徜徉其間的大象。
在新計劃中,園內將於2025年建成一座高35米,面積為1.1公頃的鳥舍,並以全球最大的溼地潘塔納爾命名。在這裡,遊客可以站在高處,俯瞰鳥兒們成群結對地高大的展區內翱翔。地面上,平坦的道路將穿過茂密的森林和開闊的草地,一條寬闊的河流將提供水源,最後以瀑布的形式傾瀉而下。
這裡將飼養紫藍金剛鸚鵡、太陽鸚鵡、火烈鳥,以及各種水鳥,還有與它們一起生活的南美特有的溼地動物,比如南美貘、巨獺、大食蟻獸,遊客們將在水下透過玻璃,觀察到即便你到達潘塔納爾溼地,也看不到的動物行為。而在將於2029年開放的剛果(Congo),你則可以看到大猩猩和霍加狓在沼澤的淺水區的大片雨林空地上吃草。
到2031年,這裡還將建成蘇門答臘雨林展區、擁有水下水族館區域的海濱展區、“大貓叢林”展區,以及研究中心、會議中心等設施,還有通向動物園的山頂纜車。新的動物也將被引進和展示,除了以上提到的,還有長尾猴、白眉猴、馬來貘、倭河馬、洪堡企鵝、北海獅、科莫多龍、樹袋鼠、海牛、鹿豚等各種珍稀動物。
這一系列的舉措,並不僅僅是為了滿足遊客的觀賞需求,更多的則是為了用更好的方式來飼養、展示、研究和保護動物,以將“動物園”這一概念,從陳舊的“從圈養野生動物的痛苦中獲利”這一行為中解放出來。蘇黎世動物園董事會主席在介紹該計劃時說,希望蘇黎世動物園繼續保持作為世界上最好的動物園之一這一稱號,透過該計劃,他們將把動物園建立在四大支柱上:教育、自然保護、研究和物種保護。而動物園選擇飼養哪些動物,也會由其在野外生存所受威脅狀態來決定。
動物園的存在被動物保護主義者詬病由來已久,一些如“動物自由”、“生而自由基金會”這樣的動物保護組織,一直在為人類社會廢止動物園的存在而奔走。因此,蘇黎世動物園表示,新建設計劃的願景是,要建設一個“適合動物和人類的世界”。
蘇黎世動物園的新任主席德雷斯頓說,現代動物園的作用正在發生變化,因為它們在應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方面發揮了更積極的作用,並幫助形成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可持續共存。他說,蘇黎世動物園目前的工作包括動物及其自然棲息地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透過國際繁殖計劃保護瀕危物種,並將人工飼養或康復的動物重新引入野外。
比如,蘇黎世動物園目前就在與泰國的動物保護組織合作,幫助當地緩解人象衝突,它協助農民在擁有200頭野生大象的Kaeng Krachan國家公園周圍建造大象安全圍欄,這些圍欄會發出警報,提醒農民注意入侵的大象,這樣就可以在造成破壞或傷害之前用鞭炮把它們嚇跑。
動物園起到的教育作用也非常重要,儘管新冠疫情導致蘇黎世動物園在收入上遭受重創,但德累斯頓表示,在這個特殊時期,人們反而更渴望到外面去,到大自然中去。而動物園正是教會他們重新看待自然的好地方。
他也計劃將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體驗納入遊客體驗。“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就會失去和年輕一代的聯絡。”不過他強調,這並非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為了幫助遊客能夠更好地體驗大自然。該2050計劃中,動物園將發展成一個自然保護中心,以儲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為目標。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