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第十七屆“北京-東京論壇”召開“雙邊政治與外交”、“國際合作”兩個分論壇,來自中日雙方政界、經濟界、學界等領域的有識之士相聚雲端,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中日兩國增進互信、形成共識與開展合作坦誠交流、熱烈討論。
中日雙方嘉賓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雙邊政治與外交”分論壇
以國際視野放眼中日關係的未來
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的影響下,當前中日兩國面臨著諸多共同課題,雙方關係也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在此次“雙邊政治與外交”分論壇上,雙方嘉賓以“大變局下中日在亞洲及世界事務中的作用”為議題,站在更高的國際視野審視中日關係的現狀及發展。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劉洪才開宗明義地提出,在大變局下,中日兩國要踐行多邊主義,應對共同挑戰;恪守政治共識,實現求同存異;開展全方位合作,擴大共同利益。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雙方應以此為契機,抓住機遇,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與岸田文雄首相通話時達成的共識:加強溝通、加強謀劃、加強交流、加強合作,開闢兩國關係新的發展前景。
中國翻譯協會會長周明偉進一步指出,儘管近年來中美關係存在矛盾和困難,但中方仍然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的方針。中方的發展追求的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希望日方朋友能夠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妥善處理好中美日關係,發揮出地區和全球性經濟大國的作用。這是日本能夠成為政治大國的需要,也是構建新時代中日關係的需要;是中日兩國互為夥伴關係、互不構成威脅的需要,也是推動中日共同引領地區和全球事務治理達到新境界的需要。
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在全球治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日本參議院議員豬口邦子表示,中國有實力,也有責任帶領亞洲地區走向和平與繁榮。亞洲國家長期以來都是國際規則的追隨者,在當今時代,我們希望中國能夠成為國際規則的制定者,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貧等全球性問題上,引領國際社會前進的方向。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生院院長高原明生也表示,日中雙方應該認真討論,共同為亞洲地區未來的發展描繪出藍圖,確定一個遠景目標,併為實現這個目標共同努力。
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程永華對此表示贊同並認為,高原先生講的地區遠景規劃完全可以達到。如果將日本的利益、中國的利益各畫兩個圓,這兩個圓中間有重疊的地方,那就是雙方的共同利益,我們就是要把它做大。中日兩國不僅在彼此之間,在亞洲區域當中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合作。雙方應該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雙邊關係和亞洲。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曹衛洲表示,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中日雙方應該開展一些既有社會影響,又有實質內容的活動,尤其是在雙方青年交流方面。建議明年組織中日兩國有影響力的青年組織負責人和一些青年領袖共同探討中日友好關係的未來。
兩個小時的交流對話熱烈且精彩。在分論壇進入尾聲時,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總結稱,中日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亞洲的未來,面對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我們既要鼓勵兩國青年交流,以積極的態度著眼未來,又要開展新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以紮實的做法夯實兩國穩定的根基。
創新“雙碳”合作,強化區域協作
在本屆論壇新設的“國際合作”分論壇上,10位中日嘉賓圍繞“中日在重建後疫情時代國際合作中的作用”這一議題展開了熱烈探討。兩小時的討論中,雙方主要就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區域經濟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鬍正躍表示,中日都是東亞合作倡導者、推進者和獲益者。後疫情時代,中日應助力東盟各國重振旅遊觀光業,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經濟合作,推動公共衛生、人文交流等區域合作程序。
著眼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表示,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日擁有共同目標和戰略需求,相關技術產業有很高的關聯性和互補性。此前兩國已在阿聯酋的阿布扎比光伏電站建設方面有過成功合作經驗,今後雙方應進一步加強在碳中和領域的雙邊、多邊的合作。
對此,日本銀行前副總裁中曾宏回應,當前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方面,各國中小企業均存在資金困難的問題。日中可在“綠色金融”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助推中小企業實現減排、減碳的目標。
關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主張,兩國應充分利用RCEP框架機制,加強貿易和投資合作。推動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談判有利於促進雙方的對等開放。中國決定申請加入CPTPP,意味著自身已做好透過談判溝通,達到准入條件的準備。
國際金融資訊中心理事長玉木林太郎則表示,與以往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相比,如今的經濟增長需要綜合考慮更復雜的風險、挑戰與課題。在沒有現成教科書的情況下,日中合作乃至國際合作需要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理事汪婉呼籲,國際經濟合作代表了歷史進步,是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不斷加深的結果。中日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在開放型世界經濟、區域合作方面擁有共同立場。在世界出現分化趨勢背景下,中日應利用“第三方市場合作”、RCEP,繼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序。
雙方嘉賓還就在經濟領域匯入“保護自然資本”、碳定價、國際規則制定等具體議題進行了建設性的探討。
中華日本學會會長高洪表示,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減碳的課題方面,中日在技術層面存在合作空間。不斷地加強對話溝通,消除合作障礙,有利於兩國共同儘早實現“雙碳”目標。這也是今年“國際合作”分論壇的價值所在。
文:沈曉寧 吳文欽
攝影:董芳、吳文欽、王朝陽、南部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