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中日外交,美國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在10月20日的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被拜登任命為下一任美國駐日本大使的拉姆·伊曼紐爾曾表示,為了應對美國與中國的“霸權之爭”,應該從多角度強化日美同盟。
這位曾擔任芝加哥市長的政客聲稱,中國試圖透過“分割”來控制地區,美國的戰略則是透過加強地區團結來確保安全,而地區團結建立在日美同盟的基礎上,因此必須強調具有“民主價值觀”的日美關係的重要性。
簡而言之,伊曼紐爾試圖證明,中國在“離間”日美同盟,而日本對於美國很重要,所以他的赴日上任的使命是加強日美關係。為此,他首先提到了日美夥伴關係長達60多年的歷史,稱這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和平與繁榮的基礎,並表示拜登政府剩餘3年任期內的日美關係,將決定未來30年後美國所處的位置。
接著他又重複起了關於“中國威脅論”的陳詞濫調,將中國維護自身海洋權益的正當行動,汙衊為打造“條條道路都通向北京利益的單行道”,並妄稱與中國的競爭是日美共同面臨的“最大挑戰”。
最後,伊曼紐爾為日本的軍事解綁做出背書,並許下了一系列承諾。他聲稱,為了對抗在軍事領域“不斷擴大勢力範圍”的中國,他期待日本擴大國防開支,並將在氣候變化、基礎設施投資、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廣泛領域,同日本加強合作。
這番旨在聯日反中的言論,自然引來了當今日本右翼政府的積極回應。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磯崎仁彥21日稱,對於伊曼紐爾關於加強日美同盟的態度,日方表示歡迎。他說:“我們願意和美國密切合作,加強聯盟,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
不過在日本前外務次官、前駐美大使杉山晉輔看來,日本向美國靠攏以對抗中國的做法並不明智。10月25日,他在第17屆北京-東京論壇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指出,中國能夠在短短几十年內快速崛起,本身就是一件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的事。中國與美國、日本等國的經濟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的經濟可能會在2030年超過美國。然而,美國從官方到民間,對中國的崛起都有一種莫名的警戒,不知該如何應對。但當前的中美關係與過去的美蘇冷戰完全不同,現在世界上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不需要中國,雖然雙方之間有一些意識形態之類的問題,但對立程度並不像冷戰時期那樣強烈。
杉山晉輔據此認為,儘管美日是同盟國,但這並不代表美日必須步伐一致地對中國採取同樣的行動。美國的歷史其實只有200多年,而中日之間已經交往了兩千多年。中日應當在反思過去的基礎上面向未來,為重新打造更良好的中日關係而共同努力。
在今年7月份,杉山晉輔也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當時拜登政府剛剛上任滿半年,杉山晉輔對拜登在恢復盟友關係、抗擊新冠疫情和經濟復甦方面的成績給予讚賞,但同時也委婉批評了美國對日本的“信賴和期待”有些過高。他表示,為了讓中國基於“國際規則”做出“負責任”的行為,美日確實有必要合作,但同盟關係並不意味著兩國要採取完全相同的行動。和美國相比,日本在地理上更靠近中國,雙邊關係也有悠久的歷史。在對華政策方面,日美如何分擔職責將受到考驗。
專家認為,杉山晉輔代表了日本政界內,一部分主張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的立場,即不反對遏制中國,但不希望日本在其中扮演過多角色,最好由美國自己親自上場,日本從中斡旋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