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義大利蒙扎大獎賽可謂精彩絕倫,邁凱倫車隊自2012年巴頓在巴西站之後首次取得勝利,相隔了9年170場比賽。邁凱倫也是本賽季第一支1-2完賽的車隊。澳大利亞人裡卡多11次造訪蒙扎首次登上領獎臺(冠軍),職業生涯第8勝,此前7次全部是代表紅牛車隊,上一次獲勝要追溯到2018年摩納哥。
更令車迷朋友開心的是,我們也在頒獎臺上看到了久違的shoey,而且是冠軍、隊友與老闆共同“暢飲”!
全場的焦點還有漢密爾頓與維斯塔潘在2號彎爭奪位置發生接觸,維斯塔潘的賽車騰空而起,尾部在漢密爾頓的車頂上“著陸”,幸好有Halo,保護住了英國人免於受傷。至於誰對誰錯,小酷哥認為雙方都有責任,但更需要負責的,是紅牛策略組的嚴重失誤。
況且,蒙扎國家賽車場是2021年世界錦標賽中唯一一條每圈只有6個制動路段的賽道,在蒙扎賽道上的每輛賽車的平均制動時間是10.45秒。就義大利大獎賽中的制動時間佔比而言,制動器的執行時間佔總比賽時長的14%,僅高於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和伊莫拉賽道上的數值(制動時間佔比13%)。從比賽開始到結束,每位車手在制動踏板上的施加力達到31.6噸。
最考驗制動裝置的路段是起點後的第一個彎道:賽車到達這裡時,速度為353公里/小時,在135米的制動距離內,速度降至88公里/小時。為了完成制動,車手制動時間為2.66秒,需要在制動踏板上施加195公斤的力,並且需要承受5.5g的減速度。
可以想象到現在F1上使用的剎車系統有多強大,為了應對這麼高強度下的使用,現時F1的剎車卡鉗、碟、皮均由Brembo提供,其中碟、皮均為碳碳材料製成。
碳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7克,而鋼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7.8克,灰鑄鐵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7.3克。其熱膨脹係數為鋼的十五分之一,鑄鐵的十一分之一。碳的熔點在3000℃以上,而鑄鐵為1200℃,鋼為1800℃。
用碳來製作剎車盤的好處是,重量輕、耐高溫、導熱效能好、抗熱衝擊能力強、摩擦係數大,幾乎滿足高級別賽車的一切需求,一塊碳碳剎車盤的重量可以做到1.2kg,我們普通民用車上的一塊鋼製剎車盤的重量隨便破10kg了,最高可承受1000度以上高溫,摩擦係數最高可達到0.9以上。
而在民用領域,例如保時捷的PCCB,在外觀上都與碳碳碟相差無幾,但PPCB是碳-陶瓷複合材料,傳統剎車理論上來說,磨損量和做功程度成正比,通俗點講就是用力踩磨損快,輕輕踩磨損少,很好理解。碳碳則比較奇葩,磨損量和做功時間成正比,跟做功程度關係不大,通俗點講,就是不管輕踩還是重踩,只要踩了,磨損就都一樣。
碳碳的極限高溫非常高,摩擦係數也很高,但起始工作溫度也高,在常溫下摩擦係數甚至低於0.1,制動效果就等於踩了一塊肥皂一樣, 而家用車買菜,剎車溫度基本都很難超過200度,下個賽道也就能勉強衝到500度。
所以,下次去保時捷4S店時銷售向你推薦“碳纖維”剎車時,你可以反向對銷售進行科普,這樣的話說不定能給你打個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