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了山東青州博物館之後,我沿著範公亭西路東走,繼而右轉入玲瓏山南路,目的就是為了尋找藏在一所學校裡的全國重點文保古蹟--衡王府石坊。
雖然貴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然而或許旅遊價值並不高大家對它並不中意,再或者是因為藏在大樹叢中,因此想要找到它並不那麼容易。
我也是經歷了走過頭和詢問當地人之後,才得以見到衡王府石牌坊。即便耗費了不少時間,但是當我看到綠樹成蔭下古色古香的石牌坊的時候,那種驚喜感很是強烈。
明代青州就藩的衡王,名佑楎,為明憲宗(朱見深)第七子。1499年就藩青州後開始大興土木,並建造了規模龐大的衡王府第。
當時這座王府完全參照了當時京城的皇宮仿造,據考證衡王府面積約1.3平方公里,宮殿區主要為現在青州榮軍醫院,王府主要設有四門,東西南北分別是東華門、西華門、後宰門以及地位顯赫的南門,也就是午朝門,可見這座府第曾經可謂是極其富麗堂皇。然而隨著明朝的滅亡,這座龐大的王府建築群也蕩然無存。
幸運的是我們眼前的這兩座石牌坊被完好地儲存下來,依然向世人訴說著這座王府的滄桑歲月。這兩座牌坊也就是衡王府曾經為王府的“午朝門”,其功能和京城皇宮的午門如出一轍,也就是文武百官叩拜衡王時候進出的大門。
現存有兩座石牌坊相距43.5米,南北對峙,建築風格和尺寸均相同,每坊東西寬11.5米,南北進深2.75米,高7米有餘,建築材質也同樣採用了石灰石。透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到石牌坊為四柱三門牌坊式結構。
從下往上石牌坊主要由底座、須彌座、石柱、橫匾等組成,底座呈須彌狀,高1.2米,寬1米分三層,底層刻有獅子、麒麟、纏枝牡丹、仰蓮等圖案,中間層刻著牡丹、荷花等圖案,第三層形制類同底層。
底座中部上面立有4根方形石柱,中間兩根高約6.02米,兩側略低為3.95米。每根柱子的南北兩側各立有高約2.1米的透雕立式麒麟。
可以看得出來這些麒麟昂首蹲立,很有氣勢
石柱之上嵌巨石橫匾,石匾之上刻有兩組二龍戲珠圖,風格各異,尤其是上面一組的浮雕雕刻技藝更為精美。
兩組二龍戲珠中間為仿造木構雕刻的斗拱浮雕。最頂端為陽文雕刻,南邊石坊刻有“樂善遺風”、“象賢永譽”,北邊石坊刻有“孝友寬仁”、“大雅不群”,透過“樂善”和“遺風”等文字可以推斷出兩座石坊的建造年代應該為明嘉靖年間。
東西兩側的石柱上同樣立有石匾額,相對來說就要簡單了一些,下為二龍戲珠淺浮雕,上為仿木石斗拱。
可以說石牌坊的旅遊看點主要在於其表面的浮雕工藝,浮雕、透雕等工藝都彰顯著明代雕刻技藝的精湛。
而說到衡王府的話,其實在不少著作中都有出現過它的蹤影,《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聊齋志異》“林四娘”都有青州衡王府的記錄。
當然除了我們眼前看到的石牌坊之外,在青州博物館中還可以看到不少關於它的遺存,博物館大門前臺階旁的兩座石獅子,館內的八卦紋銅鐘、鑄佛經銅鐘等都依然為你展示著衡王府曾經的輝煌,憑藉著如此的遺存和文物價值,青州衡王府石牌坊在2013年也被列入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青州衡王府石牌坊旅遊貼士:
怎麼去:青州站乘坐11路公交到午朝門站下,然後步行可達
門票:免費,但是因為在學校裡面,所以不是本校的學生有時候不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