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史小生
當贛粵閩邊區“剿共”副總司令陳濟棠、粵軍第1軍軍長餘漢謀得知紅軍主力回師贛南,遂於6月29日作出決定,命令其所部要“乘各股赤匪未完全會合以前,先行‘剿滅’其一部後,集結兵力殲匪於康、庚、雄、信地區”。
一、彭德懷包圍大庚老城的第五天,得到了“大庚之敵已經退卻”的假情報
6月30日,粵軍李振球指揮的第1師6個團進至南康地區。第二天下午,該師與由上猶經楊梅城進至池江圩郊的紅3軍團前鋒部隊遭遇,雙方立時激戰,紅軍因不瞭解敵情,經過短暫接觸後,即主動撤出戰鬥,退回楊梅城,準備於次日集中兵力殲滅該敵。
第二天拂曉,彭德懷下令紅3軍團主力向池江抒進擊,當李振球的先鋒部隊即將被消滅時,其後續部隊兩個團趕到距池江燈1公里的新江村,立即分左、右兩路運動;一路沿蕭池土崗“包剿”紅軍左翼;一路沿章江北岸搶佔池江坳,側擊紅軍右翼。這時,紅3軍團的後續部隊也趕到了,然粵軍此時有4個團的兵力。
雙方經過1天的激烈戰鬥,粵軍終於不支潰逃,彭德懷下令部隊乘勝追擊,一氣追至大庚縣城北面的金連山。粵軍退守大庚城。彭德懷當即分兵迂迴西華山和浮江,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大庚老城。戰鬥中,紅3軍團第7軍第19師師長李顯犧牲。
7月4日,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向大庚城發起攻擊。彭德懷親自到西華山觀察地形,部署了攻擊部隊。由於餘漢謀從紅3軍團在池江戰鬥中犧牲的一位參謀長身上獲得了紅軍的“圍城打援”、“引蛇出洞”的戰略計劃,因此,人馬集中在城內龜縮不動,並派贛南警衛團死守東山嶺。
紅3軍團圍攻大庚的第三天,餘漢謀令第2師教導團團長鄧琦昌率所部由贛州開回大庚增援解圍。鄧團當即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回大庚,從贛州至大庚行程約100公里,一般行速需三天時間。為了火速增援,限兩天趕到。鄧率該團一馬當先,各營連約有半數落伍跟不上,沿途未遇紅軍。
鄧抵軍部,才知道紅軍大部集結梅嶺、中站、珠璣巷地區。這時,城內糧食將盡,困在城中的粵敵將所有糧店、麵攤的糧食都查封禁售,權充軍糧,抱死守大庚城之決心。
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攻大庚城到第五天,得到了“大庚之敵已經退卻”的情報,彭德懷將此情況向方面軍報告,紅1方面軍總部遂迅速調整部署,令紅5軍團插至南雄城以南阻截粵軍南逃,並令紅3軍團派兵追擊。
紅3軍團人馬追一段路程未發現粵軍之蹤影,這才知道情報有誤,只得停止追擊,撤圍回師遊仙與紅1軍團前鋒部隊會合,然後向南雄進軍。
7月8日,紅1方面軍總部發出了《準備殲滅由南雄出犯之敵與張枚新師的命令》,決定由紅5軍團殲滅進抵南雄烏逸之張部,同時打援,然後奪取南雄城。紅3軍團以一個師兵力在大小梅關及仙人嶺陣地鉗制大庚河以北之敵。7月9日拂曉,紅5軍團繼續向水口之粵軍展開進攻。雙方激戰十分慘烈。後紅1、紅3軍團投入戰鬥,粵敵才退。
南雄水口戰役,紅1方面軍先後擊潰粵軍15個團,斃傷粵軍3000餘人,沉重地打擊了粵軍,基本穩定了中央蘇區的南翼。但是,這次戰役,紅軍不僅未獲重要繳獲,而且自身“損傷2000以上”,是個得不償失的勝仗。
二、彭德懷攻擊樂安、宜黃,發現峨眉山西麓窪地南門外大道為敵之弱點
7月27日,朱德下令紅1方面軍各部由信豐、南雄邊境集結地北上,8月上旬,各部隊先後到達興國、于都地區。中共蘇區中央局遂在興國的竹壩召開了軍事會議,周恩來、毛主席、王稼祥、彭德懷等人參加了會議,討論了紅1方面軍的行動方向。
會議經過爭論,最後同意了毛主席提出的外線作戰要在有勝利把握的情況下進行的建議。決定紅1方面軍主力在贛江以東的地區北上作戰,先消滅樂安、宜黃的國民黨軍,再打由贛江以西或由南城、南豐等地來援之敵,進而威逼和奪取吉安、撫州,以配合鄂豫皖、湘鄂西蘇區反“圍剿”的鬥爭。
8月8日,中革軍委又下達了樂安、宜黃戰役的軍事訓令。訓令中要紅3軍團渡過河西在湘贛粵邊積極活動,於是,彭德懷即率紅3軍團從於都、興國地區向樂安、宜黃方面前進。
時樂安守軍為國民黨贛粵閩邊區“剿共”總司令部孫連仲第9路軍高樹勳第27師第80旅的兩個團另一個營。主力依城固守,一部駐守在城外高地。
8月15日,朱德、毛主席簽發了《攻擊樂安之敵的命令》,命令要求紅3軍團16日到達徐莊,隱蔽於水平之線,17日到達水口,18日到達宜黃以南的牌樓港,警戒宜黃、崇仁之敵,策應紅1軍團攻城。當紅1軍團攻打樂安戰鬥打響後,紅3軍團因由於都出發未及趕上,但樂安被紅1軍團攻下。
朱德、毛主席又簽發命令,命令紅3軍團為進攻宜黃主攻部隊。彭德懷即率人馬由水口經黃陂、河口北上。
時宜黃守敵為高樹勳第27師的第80旅、第81旅4個團,主力人馬守城,另有一部守城外工事。
8月18日,朱德、毛主席下達了預先號令,要求各參戰部隊即日分路向宜黃開進,準備20日攻城。19日,彭德懷參加了朱德、毛主席在宜黃前沿陣地召開的有各軍團領導幹部和地方黨的負責人參加的戰地碰頭會,研究部署了宜黃戰鬥。
當晚8時,朱德、毛主席下達了命令:由紅3軍團在城南擔任主攻,紅1軍團在城北擔任助攻,紅5軍團為總預備隊。前敵指揮為彭德懷和滕代遠。
彭德懷、滕代遠自接到預先號令,即令鄧萍、賀昌率紅5軍經河口沿黃水左岸前進,龔楚、張純清率紅7軍尾紅5軍向河口前進。當紅5軍前衛抵河口南端時,敵第2團已佔領陣地,紅5軍立即發起攻擊,敵一面抵抗,一面向宜黃退卻。紅5軍前衛部隊截獲敵1個連,俘敵30餘人,餘敵向棠陰潰竄。當紅5軍到達馬登橋佔領攻擊陣地。紅2師已驅逐四榮山之敵佔領四榮山,並奪取峨眉山附近敵之堡壘,與守峨眉山之敵對峙。紅3師亦由馬登橋渡過黃水,佔領港口堤、章家山之線,準備攻擊蕭家排以北高地之敵。紅1師也控制了馬登橋。紅7軍停在了杏坊待命。
19日晚,彭德懷、滕代遠率總指揮部人員進行現地偵察,認為:奪取宜黃,必須首先奪取峨眉山據點。任務交給了紅2師,紅2師遂以兩個連兵力於夜裡攻擊峨眉山據點,因山勢陡峭,國民黨軍工事堅固,衝擊八次,均遭其密集火力所阻止。是夜,紅3師肅清了蕭家排以北高地之國民黨軍,佔領了蕭家排。
8月20日拂曉,紅5軍的第2師冒雨攻打峨眉山據點,與守軍激戰終日,因峨眉山、北華山之國民黨軍,以兩翼火力向紅軍側射,因而前進十分困難。
紅3師肅清了黃水東岸國民黨軍,以一部進迫郭家廠,威逼東城,師主力控制於鵝頸形、王家州之線,向南豐大道派出警戒。
紅1師主力控制了分水、確礱橋之線,準備截擊退卻之敵,向北華山前進,北華山陣地全系絕壁,國民黨軍固守小廟,紅軍無法攀登。時軍團預備隊紅7軍進至到馬登橋、鹿塘之線。
8月20日中午,彭德懷組織了第二次偵察,發現峨眉山西麓窪地南門外大道,為敵之弱點,遂決定以窪地為進攻路線,當夜總攻宜黃城。
下午2時,彭德懷、滕代遠下達了黃昏發起總攻的命令。21時,紅3軍團在四榮山舉火為號,開始攻擊。國民黨軍集中炮火向南門外大道猛烈射擊,紅軍主攻部隊前進遲緩。紅7軍以特務連為奮勇隊向峨眉山據點猛衝敵野戰堡壘,與敵展開了肉搏。
雙方激戰到凌晨3時,紅31師先從南門攻入城內,紅2師亦從東南門攻入城內,紅1軍團的第3軍從西北門攻入城中。守敵大部被殲。殘敵出東門向龍骨渡逃跑。紅3軍奉命追擊,22日,在龍骨渡又將逃敵1000餘人截獲,敵大部被俘。
宜黃之役,除高樹勳帶少數人逃到撫州之外,計殲第27師第79旅、第81旅共三個多團,擊傷副師長王恩布,俘敵2000餘名,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軸重甚多。
三、樂宜戰役後,彭德懷深深的隱痛即告誡侄兒要永遠忠於革命
樂宜戰役後,紅3軍團又撤銷了紅5軍番號,人馬進到小布、黃陂、砍柴崗、安福蘇區集結整補。
這時,紅3軍團發生了師長郭炳生叛變事件。郭炳生跟彭德懷沾點親故,是彭德懷在湘軍當兵時的老班長、救貧會員郭得雲之子,郭得雲病逝後,其子由彭德懷照看長大成人,參加了平江暴動,從戰士逐步晉升為第2師師長。郭受敵人引誘,受不了紅軍的艱苦生活。
樂宜戰役後,部隊決定撤回到寧都、廣昌地區休整。在部隊撤退轉移之機,郭拉走了一個團和師特務連去投奔國民黨。第2師政治委員彭雪楓聞訊後,立即前去追趕,把被郭炳生拉走的那個團追了回來。師特務連是郭的老部下,又多系湘潭同鄉,便跟隨郭一起跑掉了。
郭炳生投敵叛變後,蔣介石委任了他一個第7師師長的頭銜,其實只是個空架子,沒有幾個兵,蔣介石就派他到中央蘇區來進攻紅軍。郭帶著隊伍剛到中央蘇區的邊緣,就被人打死了。由於中央蘇區邊緣一帶並沒有紅軍主力部隊,估計郭可能是被國民黨特務幹掉的。
郭炳生的叛逃使彭德懷非常震驚和痛心。15年後,彭的侄兒彭啟超參軍到延安,第一次同伯伯見面時,彭德懷即告誡侄兒要永遠忠於革命,說:“你如果有二心,我就崩了你。”又說:“如果我反革命,你也可以崩了我!”
彭德懷說出此言,實是郭炳生的叛逃在他心中留下的隱痛太深了。
作者簡介:太史小生,歷史領域愛好者,特別是熱衷於黨史、軍史的閱讀與寫作。一直希望更清晰地去回望歷史,更理性地看待歷史,更流暢地書寫歷史。
歡迎廣大歷史愛好者斧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