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衝鋒號、風雪中互讓土豆、戰場上的義無反顧……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的愛國主義影片《長津湖》正在熱映中,電影中的一幕幕將我們帶回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今天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紀念日,小武來到大鹼廠鎮長屯村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學貴家中,伴隨講述,感悟他熾烈的愛國情懷與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唱起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年逾九旬的陳學貴字字鏗鏘,老人動情地說:“這場反對侵略、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我們必須打贏!”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一名普通戰士,陳學貴於1950年10月19日入朝作戰,在通訊營架設排服役期間參與了白雲山阻擊戰、漢江阻擊戰、解放漢城等多場戰役,出色完成了各項戰鬥任務。陳學貴把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帶到了抗美援朝的烽火征程。
“從跨過鴨綠江的那刻起,我就沒有想過要活著回來!”陳學貴說,“美軍的飛機每天在朝鮮上空肆虐,志願軍戰士和後勤部隊每天都發生傷亡……”在一次空襲中,美軍航空兵對志願軍的後勤線實施轟炸,妄圖以“絞殺戰”摧毀志願軍的作戰意志。“美國500磅的炸彈下來以後,炸飛的石頭都能把腦袋砸成兩半,連鐵軌都能甩出好幾裡遠,炸彎了。”一枚500磅的航空炸彈,相當於近300公斤的TNT當量。當一枚、幾枚、十幾枚,甚至幾十枚這樣的炸彈,在陳學貴和戰友們的身邊炸響,當堅固的工事設施被一次次摧毀,戰友們用鋼鐵般的意志一次次堅守著。“我親眼看到,一個炮彈來了,正好落到六零炮那邊,連六零炮帶兩個戰友都給炸飛了。”陳學貴回憶說。
戰爭是殘酷的,至今,陳學貴的聽力仍因當時嚴重受損而留下後遺症,幾乎全聾的耳朵裡,卻時常回響著“拼了”“共產黨員先上”的豪言壯語。
拂去硝煙征塵,志願軍將士凱旋。退伍轉業後,陳學貴當起了糧庫警衛員。每當遇到颳風下雨,即使是深更半夜,他也會四處巡查,看看糧庫是否漏雨。“雖然糧庫警衛員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我是共產黨員,不管在哪兒,我都要好好幹。”陳學貴說。
如今,老人依然關心國家大事,每天定時收看電視新聞,保持著軍人本色。他經常把自己與戰友的故事講給村裡的孩子們聽,他說:“要讓孩子們瞭解過去的歷史,從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吃得好、穿不完,都是老一輩犧牲流血換來的,要珍惜現在的好日子。”
沐浴著陽光,陳學貴微笑著說:“我坐在家裡,看著外面溫暖的陽光灑在院子裡覺得特別幸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生活在和平、不受壓迫的新中國,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