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書,我做了這樣一道題:
徐 福 記 國 際 集 團 (HsuFuChi International Confectioners) 由下面哪個國家的企業控制?
a. 瑞士 b. 中國 c. 美國 d. 日本
我當然是毫不猶疑地選了 b 中國。然而答案卻是這一行字:
a . 瑞士。雀巢在2011年購買了這家中國最大的糖果製造商的控制權。
啊?我大吃一驚,記憶中的徐福記什麼時候變成了瑞士控制?
其實,早在10年前,徐福記就被瑞士一家公司收購了,這家公司正是大名鼎鼎的雀巢公司。
2011年7月,雀巢出資21億新加坡元(約17億美元)收購糖果製造商徐福記60%的股權,也就是說,徐氏家族只持有剩餘的40%股份。
兩家中國糖果業市場巨頭的聯手,使得該收購案甚至接受了中國商務部的反壟斷調查。
2011年12月,中國商務部批准了雀巢的收購計劃。雀巢正式成為徐福記的控股方,徐福記成為一個外企,算來也近十年了。
徐福記甘願被收購,難道是因為經營不善嗎?
當然不是。畢竟連教科書裡都寫著“中國最大的糖果製造商”。2011年,徐福記已經在中國連續十四年贏得市場銷售第一名。
究其原因,我們還是要回到徐福記的起家歷史。
1992年,中國臺灣有徐家四兄弟,他們在中國大陸註冊創立了徐福記品牌,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有了16年成功的臺灣市場銷售經驗。但此時仍是徐福記的前身。
1994年,正式建立【徐福記】品牌,開始打造新年糖果。
2006年,徐福記在新加坡上市。
2011年,雀巢收購徐福記60%的股份。
2014年,徐福記獲外資企業納稅第一名。
對於雀巢的收購,徐福記官方給出的解釋是,
為了實現企業永續經營與品牌百年的願景,才選擇與雀巢集團攜手合作。
那麼,徐福記為什麼要選擇透過雀巢來實現它的百年夢呢?雀巢又為什麼願意支付21億新加坡元(摺合100多億人民幣)來購買徐福記公司60%的股權呢?
答案就是:徐福記看上了雀巢的研發技術。雀巢看上了徐福記龐大的市場,尤其是二三線市場。兩家看上了彼此的強項,才促成了這份“聯姻”。
事實上,從2006年新加坡上市以來,徐福記一直尋求開啟海外市場,可以說,它尋找合作伙伴,已經很久了。而到了2011年,終於與雀巢達成協議。
大家對雀巢公司肯定不陌生,雀巢咖啡,雀巢威化,雪糕,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吃過。
但你也許不知道的是,雀巢的食品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它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和科技研發出來的。雀巢每年僅在研發上費用投入就高達145億元。
而產品的研發,正是徐福記的短板。這麼多年了,老百姓認的仍然是那幾款耳熟能詳的糖。
但是,徐福記的優勢在於其龐大的市場和品牌知名度。試問上至北上廣大商場,下至小縣城超市,哪裡不見徐福記呢?
而徐福記被收購後,也確實受到了雀巢公司技術的大力支援。2014年,雀巢在東莞徐福記公司內設立了研發中心,專注研發糖點和冰淇淋。
而雀巢生產的產品,則倚重徐福記在銷售和市場推廣方面的專長。
目前,雀巢將旗下巧克力交由徐福記生產,目的也是讓徐福記這個品牌更西化,這樣可以更好地將徐福記推向西方市場,讓其在西方市場佔得一份市場額。同時,也可以改變徐福記在國內老舊的形象,開拓出新的市場,實現雙贏。
事實上,我們應該以互利互惠的視角來看待這件事。全球化浪潮,跨國公司合作不可避免。
徐福記被雀巢收購,後來創新了西式口味的產品,結合傳統的中式口味,中西合璧的優勢讓徐福記迸發出一種新的活力。
被雀巢收購對於徐福記而言並非是壞事,反而是雀巢的力量助它走出了國門,贏得了更多元化的發展。這體現當今市場真正的全球化本質。我需要你的技術開啟海外市場,擺脫老舊形象,而你也需要我在中國的品牌知名度和銷售優勢。
只是,一個從小看到大的民族品牌,突然得知其變成了洋品牌,咱的心理確實需要一段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