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君:因為養殖業發達,兩廣地區的外來物種入侵問題也是比較嚴重。
比如近日廣東韶關的一位釣魚人在老家山下小溪溝裡釣魚時,就發現一種“小黑魚”氾濫了。
——這位釣魚人一天竟釣了上百條,這位釣魚人認為這些“小黑魚”是一種外來物種“筍殼魚”......
01釣魚人:河裡全是這個魚
據這位廣東韶關的釣友(@阿興哥)稱,他週末回老家去鄉下的小河溝(從山裡流出來的小溪流)釣魚,在他的意想中,主要是“釣釣羅非魚”。
但令他吃驚的是,這條清澈的老家小河溝裡,一種個頭不大,但非常兇猛的“小黑魚”數量極多,一天下來他釣了上百條。
"就是用釣羅非的餌(釣的),河裡都是這個魚,吞鉤兇得很,魚餌消費得很快啦,還好吃鉤都是死口,很好釣!”
這位釣友稱釣這個魚很過癮,而一開始他以為這是菜市場常見的“筍殼魚”,但仔細看這些“小黑魚”個頭比筍殼魚小很多。
這些兇悍的“小黑魚”是筍殼魚嗎?
02長江君:這是本土魚“虎頭鯊”
這些年因為養殖逃逸和個人放生,外來物種筍殼魚(雲斑尖塘鱧)確實已經入侵廣東多地的江河湖泊。
不過這位韶關釣魚人碰到的這些“小黑魚”,卻不是外來物種筍殼魚,而是其“國內表親”——虎頭鯊,學名叫沙塘鱧,民間又稱沙裡趴、痴古呆子、麻古楞、呆子魚、四不像等,廣泛分佈於我國廣東、江西南部、湖南湖北等地區。
虎頭鯊跟筍殼魚從外形上來說,確實非常的像(都是大嘴細齒粗鱗),這是因為兩者都屬於鱸形目、鰕鯱魚亞目的魚種,只是虎頭鯊屬於沙塘鱧科,而筍殼魚屬於尖塘鱧科。
不過,這兩種魚的體型非常懸殊,本土魚虎頭鯊一般只能長到二三兩左右,而外來物種筍殼魚可以長到十多斤。
這也是為何兩者的肉質都非常細嫩,但只有筍殼魚適合大規模水產養殖了……
而在廣東地區,因為筍殼魚的入侵,佔據生態位相近的本土魚虎頭鯊,近些年已經不多見了。
03虎頭鯊在當地一度消失
在這位韶關釣友看來,這些虎頭鯊應該是“這兩年的發起來的”,因為當地的老鄉都表示“這個魚以前水庫裡很多,但是前幾都放地籠都沒見過,消失了。
其實從生存競爭能力來說,體型更大、生長更快的筍殼魚,是遠遠強過本土虎頭鯊(名字是嚇人)的。
事實上,在如今整體江河生態環境退化的大背景下,虎頭鯊近些年在我國的許多自然水域裡,已經數量銳減,甚至被筍殼魚完全替代了。
因此,這位韶關的釣魚人,在當地的小河溝裡釣起這麼多的虎頭鯊,不得不令人驚歎——長江君認為,這隻能解釋是當地的生態環境變好了。
在長江君看來,其實這也正常,像虎頭鯊這些本土魚蝦水族,本身具有適應性優勢,如果整體江河生態變好,它們的種群自然就會迅速恢復。
網友們,你們家鄉的江河湖泊裡,有這種兇猛的小黑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