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細辛附子湯 《傷寒論》
組成:麻黃、附子、細辛
功效:助陽解表
主治:素體陽虛;暴啞。
麻黃附子甘草湯 《傷寒論》
組成:麻黃、附子、甘草
功效:助陽解表
主治:少陰陽虛,外感風寒。
小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厚朴、枳實
功效:輕下熱結
主治:陽明腑實輕證。
調胃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芒硝、甘草;
功效:緩下熱結;
主治:陽明病胃腸燥熱證。
大陷胸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芒硝、甘遂;
功效:洩熱逐水;
主治:水熱互結之結胸證。
四逆湯 《傷寒論》
組成:附子、乾薑、甘草;
功效:回陽救逆;
主治:心腎陽衰寒厥證
通脈四逆湯 《傷寒論》
組成:附子、乾薑、甘草;(即四逆湯倍乾薑)
功效:破陰回陽,通達內外
主治:少陰病,陰盛格陽證
白通湯 《傷寒論》
組成:附子、蔥白、乾薑;
功效:破陰回陽,宣通上下;
主治:少陰病陰盛戴陽證
桃花湯 《傷寒論》
組成:赤石脂、乾薑、粳米
功效:溫中澀腸止痢;
主治:虛寒血痢證
茵陳蒿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梔子、茵陳;
功效:清熱,利溼,退黃;
主治:溼熱黃疸
梔子柏皮湯 《傷寒論》
組成:梔子、黃柏、甘草;
功效:清熱利溼;
主治:黃疸之熱重於溼證
小陷胸湯 《傷寒論》
組成:半夏、黃連、瓜蔞;
功效:清熱化痰,寬胸散結;
主治:痰熱互結之結胸證
瓜蒂散 《傷寒論》
組成:瓜地、赤小豆、香豉;
功效:湧吐痰涎宿食;
主治:痰涎宿食壅塞胸脘證
芍藥甘草附子湯 《傷寒論》
組成:芍藥、甘草、附子;
功效:陰陽雙補
梔子甘草豉湯 《傷寒論》
組成:梔子、香豉、甘草;
功效:清熱散結,兼以益氣
梔子生薑豉湯 《傷寒論》
組成:梔子、香豉、生薑;
功效:清熱散結,和胃止嘔
梔子厚朴湯 《傷寒論》
組成:梔子、厚朴、枳實;
功效:清熱除煩,寬中消滿
三物小白散 《傷寒論》
組成:桔梗、巴豆、貝母;
功效:溫寒逐水,滌痰散結
大黃黃連瀉心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黃連、黃芩;(以麻沸湯漬之)
功效:清熱除痞
梔子柏皮湯 《傷寒論》
組成:梔子、黃柏、甘草;
功效:清解裡熱,兼以祛溼
豬膚湯 《傷寒論》
組成:豬膚、白蜜、白米粉;
功效:滋腎、潤肺、補脾,除煩利咽
苦酒湯 《傷寒論》(苦酒即米醋)
組成:半夏、雞子、苦酒;
功效:化痰斂潰,消腫止痛
半夏散及湯 《傷寒論》
組成:半夏、桂枝、甘草;
功效:散寒通陽,化痰開結
枳實梔子鼓湯 《傷寒論》
組成:枳實、梔子、香豉;
功效:清熱除煩、寬中下氣
甘麥大棗湯 《金匱要略》
組成:甘草、小麥、大棗;
功效: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髒躁症
瓜蔞薤白白酒湯 《金匱要略》
組成:瓜蔞、薤白、白酒;
功效:通陽散結,行氣祛痰;
主治:胸陽不振,痰氣互結之胸痺輕證
大半夏湯 《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人參、白蜜;
功效:和胃降逆,益氣潤燥;
主治:胃反證
大黃附子湯 《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附子、細辛;
功效:溫裡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積裡實證
瀉心湯 《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黃連、黃芩;
功效:瀉火消痞;
主治:邪熱壅滯心下,氣機痞塞證
下淤血湯 《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桃仁、蟄蟲
功效:洩熱逐瘀
主治:瘀血化熱,瘀熱內結
滑石代赭湯 《金匱要略》
組成:百合、滑石、代赭石;
功效:清心潤肺,利溼除熱
蜀漆散 《金匱要略》
組成:蜀漆、雲母、龍骨;
功效:祛痰截虐
瓜蔞薤白白酒湯 《金匱要略》
組成:瓜蔞實、薤白、白酒;
功效:宣痺通陽,豁痰利氣;
主治:胸痺
茯苓杏仁甘草湯 《金匱要略》
組成:茯苓、杏仁、甘草;
功效:宣肺利氣化飲
橘枳薑湯 《金匱要略》
組成:橘皮、枳實、生薑;
功效:溫胃理氣散結
桂枝生薑枳實湯 《金匱要略》
組成:桂枝、生薑、枳實;
功效:通陽化飲,下氣降逆
厚朴三物湯 《金匱要略》
組成:厚朴、大黃、枳實;
功效:行氣除滿
大黃附子湯 《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附子、細辛;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當歸生薑羊肉湯 《金匱要略》
組成:當歸、生薑、羊肉;
功效:養血散寒止痛。
主治:血虛內寒之寒疝
旋覆花湯 《金匱要略》
組成:旋覆花、蔥、新絳;
功效:行氣活血,通陽散結
厚朴大黃湯 《金匱要略》
組成:厚朴、大黃、枳實;
功效:滌飲洩熱,行氣開鬱
小半夏加茯苓湯 《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生薑、茯苓;
功效:祛飲降逆,宣陽制水
滑石白魚散 《金匱要略》
組成:滑石、亂髮、白魚;
功效:化瘀行血,清熱利尿。
主治:血淋
茯苓戎鹽湯 《金匱要略》
組成:茯苓、白朮、戎鹽;
功效:補益脾腎,滲溼利水;
主治:勞淋
麻黃附子湯 《金匱要略》
組成:麻黃、附子、甘草;
功效:溫經助陽,發汗散寒
柏葉湯 《金匱要略》
組成:柏葉、乾薑、艾葉;
功效:溫中止血;
主治:虛寒吐血
豬苓散 《金匱要略》
組成:豬苓、茯苓、白朮;
功效:健脾祛飲
薏苡附子敗醬散 《金匱要略》
組成:薏苡仁、附子、敗醬草;
功效:清熱解毒排膿;
主治:腸癰之膿已成
乾薑人參半夏丸 《金匱要略》
組成:乾薑、人參、半夏;
功效:溫中散寒,化飲降逆
當歸貝母苦參丸 《金匱要略》
組成:當歸、貝母、苦參;
功效:養血開鬱,清熱除溼
主治:妊娠血虛熱鬱小便難
下瘀血湯 《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桃仁、蟄蟲;
功效:破血逐瘀
主治:瘀血內結之產後腹痛
大黃甘遂湯 《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甘遂、阿膠
功效:破血逐水
主治:水血並結血室
三物黃芩湯 《千金要方》
組成:黃芩、苦參、乾地黃;
功效:清熱燥溼,滋養陰液。
主治:產後四肢煩熱之溼熱陰虛證者
生脈散 《醫學啟源》
組成:人參、麥冬、五味子;
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
玉屏風散 《醫方類聚》
組成:防風、白朮、黃芪;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自汗
縮泉丸 《魏氏家藏方》
組成:天台烏藥、益智仁、茴香;
功效:溫腎祛寒,縮尿止遺;
主治:膀胱虛寒證
磁朱丸 又名“神曲丸”《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神曲、硃砂、磁石;
功效:益陰明目,重鎮安神;
主治:心腎不交諸症
三聖散 《儒門事親》
組成:防風、瓜蒂、藜蘆;
功效:湧吐風痰;
主治:中風閉證
控涎丹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組成:甘遂、紫大戟、白芥子;
功效:祛痰逐飲;
主治:痰伏胸膈證
戊己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黃連、吳茱萸、白芍;
功效:疏肝理脾,清熱和胃;
主治:肝脾不和證
香連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黃連、吳茱萸、木香;
功效:清熱化溼,行氣化滯;
主治:溼熱痢疾
瀉白散 《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入粳米同煮)
功效: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熱喘咳證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效:祛暑解表,化溼和中;
主治:陰暑
碧玉散 《傷寒直格》
組成:滑石、甘草、青黛;
功效:清解暑熱;
主治:暑溼證兼有肝膽鬱熱者
雞蘇散 《傷寒直格》
組成:滑石、甘草、薄荷;
功效:疏風解暑;
主治:暑溼證兼微惡風寒者
益元散 《傷寒直格》
組成:滑石、甘草、辰砂;(以燈心湯調服)
功效:清心解暑,兼能安神;
主治:暑溼證兼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者
金鈴子散 《太平聖惠方》
組成:川楝子、延胡索;
功效:疏肝洩熱,活血止痛;
主治:肝鬱化火證
良附丸 《良方集腋》
組成:高良薑、香附子、生薑;
功效:行氣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肝胃氣滯寒凝證
三妙丸 《醫學正傳》
組成:黃柏、蒼朮、川牛膝;
功效:清熱燥溼;
主治:溼熱下注之痿痺
三子養親湯 《雜病廣要》
組成: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
功效:溫肺化痰,降氣消食;
主治:痰壅氣逆食滯證
枳術丸 《內外傷辨惑淪》
組成:枳實、白朮、荷葉;
功效:健脾消痞;
主治:脾虛氣滯,飲食停聚
牽正散 《楊氏家藏方》
組成:白附子、白殭蠶、全蠍;
功效:祛風化痰,通絡止痙;
主治:風中頭面經絡
增液湯 《溫病條辨》
組成:玄參、麥冬、生地;
功效:增液潤燥;
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