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手衝咖啡的朋友,經常會有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享受手衝咖啡帶來的快感。而日本咖啡愛好者方面在追求手衝咖啡的同時也在追求著“方便”。所以“掛耳咖啡”孕育而生。
實際上掛耳咖啡的名稱叫“Drip bag coffee”而掛耳咖啡則是引入國內後漢化的名稱。同樣,掛耳咖啡也有個比較少見的中文名稱“滴濾式便攜手衝咖啡”。今天就好好講講這個小玩意是怎麼做到便攜、和手衝咖啡對比起來,又有什麼樣的優勢?
在瞭解掛耳的過程就必須先了解對於手衝咖啡而言,不同形狀的濾杯對應的各種有趣又好玩的優缺點。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手衝咖啡,因為濾杯的形狀不同,但萃取原理大致相同。根據這些濾杯的形狀,在同等水溫、水粉比、同款豆子下等諸多變數因素下,不同形狀也會帶來不同的咖啡萃取。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濾杯僅對比形狀(忽略材質、大小、保溫性、壁紋等)來說,主要是v60濾杯、扇形濾杯、蛋糕型濾杯(平底濾杯)、無壁濾杯(網濾杯),至於其它型別如沙孔濾杯、金屬濾網杯等再找機會聊下。
看到這些濾杯的圖片後,也很容易就發覺到,當咖啡粉倒入濾杯後,因為濾杯的形狀不同。咖啡粉的分佈狀態是不同的。同時在注水的過程,水穿過咖啡粉的距離是有區別的。
v60濾杯,咖啡粉會成倒錐形分佈,出現的效果就是中心點位的粉層是比其它地方的更厚。注水過程中,水流在中心點落下到濾杯孔洞穿出的時間相對而言更久(不畫圈)。假定只在中心注水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的咖啡口感更復雜,因為中間的粉層可能出現萃取過度,而周邊的粉層則可能出現萃取不足。
扇形濾杯,一般扇形濾杯的滴漏孔是三個(也有多個的),所以整個咖啡液下流速度是恆定的。注水過程中,從中間注入,因下流速度恆定,所以在濾杯中的水會向兩邊散開,均衡到每一顆咖啡粉。所以這類濾杯更適合需要平衡萃取的。同樣因為這個特性,星巴克的手衝咖啡基本使用的是這款扇形濾杯,星巴克追求的是產品穩定,不會因為不同咖啡師的不同手法而讓出品“不穩定”。
蛋糕型濾杯,這款濾杯在粉層分佈上,會較於其它型別的更“薄”,這類咖啡濾杯,可以控制的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在粉層薄的情況下,可以更容易萃取出風味物質,而少萃取醇類。第二個是當喝咖啡的人多時,可以增加粉量,讓粉層足夠厚,這樣可以讓咖啡萃取得更平均,達到“雨露均霑”的效果。
無壁濾杯,這款濾杯形態上和V60濾杯是一樣的,粉層分佈也是相同的,但這類濾杯因為沒有濾杯壁,所以整個濾杯是沒有保溫的狀態下萃取咖啡。出現的效果是水溫從壺裡到咖啡粉接觸的那一刻迅速地降溫。也因為這個原因,這種無壁濾杯在做三溫萃取的情況下是非常容易操作的。
瞭解了上訴的濾杯後,就會逐步地發現。萃取的過程,因為粉層分佈的原因會有不同的表現。而對比於各種濾杯,掛耳咖啡也有自身的特點。
掛耳咖啡的粉層分佈,有點類似扇形濾杯,但又有無壁濾杯的優點。而整個萃取過程會趨於穩定,同時可以透過注水量控制萃取的過程。所以可操作性非常高。對於手衝咖啡沒有條件的狀態,就很容易進行補充。同時也是對手衝咖啡新手降低到了幾乎無門檻的狀態,而對於手衝愛好者來說,則確定對應的咖啡粉的具體可追溯性就可以確定衝出來的是一杯好咖啡。
目前市面上的掛耳咖啡隨便一搜,就會發現各種各樣。而因為掛耳咖啡的濾紙工藝不同、咖啡粉的粗細程度不同,也會影響上面聊到的萃取。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其實需要關注的其實也就掛耳咖啡製作成的咖啡豆本身的品質、和生產日期。
品質自然不用多說,同樣都是車,有些車叫奧拓、有些車叫奧迪。同都是口紅,有些口紅叫Giorgio Armani,也有叫完美日記。所以咖啡豆本身也是會被分成不同等級。而我們只需要認準SCAA評分標準即可,分值越高,相對品質越好(這裡是泛指)。至於還有打著擦邊球招搖撞騙的掛耳咖啡,例如“意式掛耳咖啡”“美式掛耳咖啡”,以“意式掛耳咖啡”為例,這類就建議不要喝了,意式咖啡相對而言,更烘焙度更深,咖啡本身風味中的芬芳物質因為烘焙度較深的原因,基本所剩無幾。其次也是因為加深烘焙度可以掩蓋更多咖啡本身的瑕疵味道(例如發黴味、刺激酸味等)。但並不是所有意式咖啡都相對品質差點,而是打著意式咖啡旗號的掛耳咖啡相對可以看到豆子的現磨咖啡無法判斷豆子本身的品質,所以這類咖啡基本都是使用品質差的咖啡豆製作。再一個判斷就是掛耳咖啡的生產日期,這裡需要特別關注兩個地方,對於掛耳咖啡而言,實際擁有兩個“生產日期”,一個是咖啡豆從生豆烘焙成熟豆的咖啡豆烘焙生產日期,第二個是咖啡豆製作成掛耳的生產日期。這兩個日期請各位不要搞混。兩個日期都非常重要。咖啡豆烘焙好的那一刻起,就進入養豆階段,這個過程咖啡豆在釋放氣體。同時咖啡豆內部在發生著一系列的反應。這個階段也被我們稱之為咖啡豆是不是新鮮的。第二個日期製成掛耳咖啡的時間,因為咖啡豆一旦磨成粉,總體表面積增加了n倍,咖啡豆內部原來密閉木質小孔、小空間也被開啟,此時咖啡的風味物質會非常快地散發著。假設你有興趣,可以嘗試著做個實驗。將咖啡豆磨成粉後,在不密封的容器中看多久後就沒有味道了。最優的掛耳咖啡,當然是下單後再製作咯。這樣可以儘可能地貼近到咖啡味道的還原。
針對這些內容,可能我們還是會不夠清晰地知道,選什麼牌子、選什麼掛耳咖啡。列下,真正用心的品牌。
強烈推薦第一位,Budayoung咖啡
這個也是近期被一位同事安利的咖啡,這家掛耳咖啡就是個絕絕子,下單再製作,每天下午4點開始製作掛耳咖啡,會根據下單時選擇的分類選擇用養好的咖啡豆製作或者是新鮮烘焙的咖啡豆製作。咖啡豆的品質全部選擇SA評分在85分以上的咖啡豆。再一個讓我完全入坑的是,他家的掛耳包裝非常地厚,和客服聊過後才知道,這個掛耳的包裝是專門為了咖啡磨成粉後還持續地養豆而設計的包裝。咖啡的風味和口感上雖然是見仁見智的,但也因為Budayoung對咖啡品質的追求,風味上和手衝咖啡基本無異。口感更是調配成更適合濾袋的咖啡粉沖泡。推薦的是他家賣得比較好的,宏都拉斯莫卡莊園的梵尼蘭,反正我在辦公室衝的話,和復刻了手衝咖啡一樣。熱水衝下咖啡粉的那一刻,整個辦公室瀰漫了帶有香草味的咖啡香味。
強烈推薦第二位,妖都咖啡
這個可能只有廣州的小夥伴才有機會品嚐到了,也是下單再製作的掛耳咖啡,不過需要提前預約,在品質上選用的是瓜地馬拉的高品質豆子,包裝上雖然使用的是公版包裝,但牛皮紙的質感還是會讓人覺得品質不錯。最重要的是味道上真的有一股酒香味。
強烈推薦第三位,geecoffee
這個咖啡味道也很好,不過不是所有風味都是新鮮現制的,拋開這個點,其它的都非常棒,包括產地資訊也是清晰,包裝也做得不錯。還有個小的拉鍊。不過購買之前一定一定要詢問下客服,哪些是幾時製作的,至於口味方面,我還是那句話,看個人偏好,可以讓客服推薦的精品咖啡。
至於其它掛耳咖啡,請看官擦亮眼睛,請擦亮眼睛,請擦眼睛,擦眼睛,眼睛。
沒有任何產地資訊、各種資訊含糊其辭不說重點、各種資訊都不說豆的,請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