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喜歡預測房價的漲跌,對價格波動也不敏感,這不是心態問題,是對資產的不同認知,但是寫自媒體後發現大家都只喜歡看價格,為了吸引大家注意,我決定還是談談我的認知。
照例提示:一家之言,房價也不是我說了算,和我急毫無意義。
一、限制二手房交易就是限制了普通人作死的發揮空間
很多人對於二手房不滿五交易收稅高和交易程式繁瑣頗有怨言,更有人聲稱:一切對二手房交易的限制都是破壞市場的行為。這話有一定道理,因為市場經濟理論上應該鼓勵在不傷害第三方利益前提下的所有自願交易,這樣才能使得社會效率最大化,但效率往往會導致人與人之間差距越來越大,不信你看看追求效率的深圳。
每當你看到你所在小區降價或者別的小區漲價的訊息時,如果你第一反應是後悔和迫不及待出手置換的話,你應該慶幸,因為國家限制交易的同時,也限制了你作死的發揮空間。
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房子的交易像股票一樣簡單且不受限制你會怎麼做?你會像炒股一樣不停交易,不停被各種報道誤導,不斷瞎搞,你會緊盯房價的任何風吹草動,市場就是會存在資訊差,你看到的都是別人希望你看到的。房產業在限定時間範圍內會變成一個博弈場,會出現莊家不斷利用資訊和認知優勢吃掉優質資產,甚至製造市場迷霧誤導你,讓你不斷失誤,最後普通人只能越換越差越混越挫你信不信,不信你就反省一下你炒股掙了多少錢吧!
二、流動性是高手的推進劑,普通人的坑
交易是有成本的,你可能會想我兩自願交易的,國家就出幾張證明材料,收幾萬塊的交易稅不合理啊!你錯了,這很合理。如果對方在武力上佔據優勢的話,你有沒有想過對方會拿刀架你脖子上說:交房不殺!他為什麼不這麼做,是因為良心過不去嗎?不是!是因為背後有國家法律在維持市場秩序,而維持秩序有成本的,比如法律工作人員的工資。
如果房產市場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增長量沒有超過交易成本,就會使房產交易變成一個零和甚至負和市場,簡單說就是有人掙錢就一定有人虧錢,頻繁的交易只會讓成本越來越高,虧錢的越來越多。根據二八定律,普通人基本是虧錢的,只有少數巨頭吃的滿嘴流油。
再分析一下,如果房產的增量超過交易成本,也就是正和市場,你是否能掙錢?很可惜你依舊掙不了,因為認知水平、資金量的差距再搭配交易的便利性,會讓高手們直接鎖定優質資產大量囤積,然後長持不賣,等你反應過來時已經賣完了,市中心核心區的房子會把持幾個巨頭手裡,你買的依舊是不值錢的貨色。
最後你對比一下目前的市場行情,再認真評估一下自己的優勢,包括不僅限於:認知水平、資金量、資訊源。
三、鼓吹自由市場的都是狼,哈士奇們就不要湊熱鬧了
狼兇狠且戰鬥經驗豐富,最要命的是還成群結隊。他們團隊分工協作、資源共享、資訊互換,哈士奇躲在家裡的院子裡。
狼說:相信我,你是一隻來自北方的狼,只是被圍牆束縛成了二哈,逃出院子你也會和我們一樣縱橫草原的。
然後哈士奇就開始抱怨院子束縛了他,終於有一天拆了家,跑到草原上和狼群一起競爭,你猜後果會如何?
國家對二手房產交易的限制就是給你修的圍牆,把你和狼群隔開,狼鼓吹自由競爭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具有絕對優勢。房子是普通家庭最大的資產,是家庭財富的基石,房子出了問題可比你炒股票輸得那點錢嚴重的多。
四、既然是不動產,那沒事就不要動
什麼是真正的優質資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優質資產都具有一個特性,就是在長時間軸裡他的價值一定是上升的。
你可能會問為是什麼長時間軸?因為短期價格波動受到的影響因素太多,比如公司負責人搞出花邊新聞什麼的,還極有可能是人為操控。套用一句流行話:這裡面水很深,你把握不住。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真正的價值才會顯現。因為操控價格需要成本,時間越長,成本越高且邊際效益下降,資金還有法律上的風險在上升。所以時間越長價格才越真實。
很多人買了房後,每隔幾天就會看一下行情,患得患失,雖然很正常但這不是買房應有的心態。如果你是自住,關心價格幹嘛?如果你是投資,這心態趁早放棄。投資反人性,操作的越努力,結果只會輸得越慘。真正的高手會選好優質資產,然後忘了它的存在,等到某一天想起來時發現:額呵!發財了!
所以如果我們應該做的是提前多做功課,選好了房子就不要隨便去動了,每次交易都有成本的。不動產就是沒事不要動的資產,最起碼等個五年八年它真正的價值才會凸顯,太過關注短期波動就一定容易被帶溝裡。
五、總結
寫這篇文章不是想批評誰,只是想安撫一下大家買了房之後又患得患失的心情。不要被某些自媒體報道給嚇住,短期內的價格波動是很常見且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的。
投資需要的是前期做好戰略安排,選定籌碼,戰術上的勤奮彌補不了戰略上的失誤,搞不好越折騰越慘。
我是塘主,我不是投資專家,更不是房產中介,自認是有幾分見識的普通人,我支援市場經濟,但是同時關心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所以我的一切觀點從普通人出發,高手就不要來批判了。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請點贊加關注,如果不認同就算了,反正我也沒收你錢,沒有義務說服你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