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6年以前,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是殲11B制空戰鬥機,功能最全面的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重型多功能戰鬥機。但2016年之後,我國先後服役了殲16、殲10C等先進戰鬥機,其中殲16作為一款雙發重型多功能戰鬥機,不僅擁有出色的制空能力,還具備強大的對地打擊和反艦作戰能力,堪稱空中“多面手”!截止到目前,殲10C、殲16的產量已達400架左右,空軍在過去的5年裡實力迎來了巨大的進步,不過,這三款先進戰機,我國海軍航空兵卻一架也沒有裝備!
海軍航空兵蘇30MK2
一,中國海軍航空兵當前實力
中國海軍航空兵成立於1950年,是一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英雄部隊,比如1964年海軍航空兵一架殲6戰鬥機在海南島附近上空擊落入侵我領空的一架美軍F104戰鬥機,此前幾十幾十年海軍航空兵取得了擊落擊傷敵機超過300架的光輝戰績,在我國航空母艦服役之前,海軍航空兵也是我國空對海攻擊的主要力量。
今天的我國海軍航空兵規模達25000人左右,擁有各種作戰飛機近600架,我國海軍航空兵目前又分為陸基海軍航空兵和海軍艦載機部隊。我國陸基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戰機有殲轟七、殲8、殲10AH、殲11BH以及蘇30MK2多功能戰鬥機,海軍航母艦載機則是殲15。這些戰鬥機由二代機和三代機構成,我國在2016年後入列的殲10C、殲16,為何海軍航空兵沒有裝備呢?
二,海航新型戰機裝備現狀
我國航母未服役之前,海軍航空兵全部以陸基機場為基地,當時海航的裝備不比空軍差,比如21世紀初我國為空軍引進了76架蘇30KK戰鬥機的同時還為海航引進了24架蘇30MK2,我國研發的殲轟七戰鬥轟炸機也大部分裝備海軍航空兵,這兩款戰鬥機均具備強大的反艦作戰能力。
實際上從國產三代機開始,海航的裝備數量就開始少了,比如產量高達300架的殲10A系列海航僅僅裝備了24架,殲11B戰鬥機產量也接近200架,但海航裝備的數量也僅有76架,並且全部部署在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部隊。兩款三代機產量接近500架,海航裝備了僅有五分之一。
2014年殲10B服役,殲10B全部由空軍裝備,海航一架也沒有。2016年後服役的殲16和殲10C目前也是全部裝備空軍,海航一架也沒有裝備,殲10B未裝備海航還有數量少的原因,這款機型僅生產了50架左右,但殲10C和殲16目前的產量可都接近200架,如此多的數量拿出幾十架給海航並沒什麼壓力,顯然這兩款機型海航沒有裝備,絕非產能的問題。
三,海航為何不裝備國產三代半戰鬥機原因分析
首先,在陸基海軍航空兵方面投入比較大的從世界範圍內來看也僅有我國和俄羅斯兩個國家,我國和俄羅斯有一個共同點:擁有漫長海岸線,海防壓力比較大,但此前尤其是我國缺乏航母艦載機,空對海打擊就必須由陸基海軍航空兵或空軍來負責,因此我國在努力建設空軍的同時,海航也到了長足發展。
但如今,我國在航空母艦的發展上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短短几年時間裡就列裝了2艘6萬噸級航母,這兩艘航母可以搭載超過50架殲15艦載機,並且噸位更大的超級航母也正在建造中。航空母艦是以遠海作戰為主的裝備,我海軍當前也正在向深藍邁進,而陸基海軍航空兵主要以中近海防禦為主。
另一方面,雖然殲16和殲10C等新型戰機全部裝備空軍,但空軍並不是只能在陸地上空進行作戰,對海作戰同樣可以,比如今年10月初空軍在一天時間內出動了36架殲16戰鬥機在巴士海峽附近訓練,這樣的訓練就是磨鍊以海戰為背景的作戰能力,也就是說殲16全部裝備空軍,並不妨礙我國陸對海的空中支援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海軍航空兵的發展重點已經由陸基海軍航空兵轉向了航母艦載機部隊,而此前由陸基海軍航空兵承擔起的中近海對海支援任務,空軍同樣可以做到。實際上海軍的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後,陸基海軍航空兵的作用就不再那麼明顯,因為海軍強大了中近海的防禦需求自然就會降低,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殲10C和殲16大量生產但海軍航空兵卻未裝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