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全基金董承非離任了,作為興全基金的“扛把子”、管理600億資金的“頂流”,董承非的離任引發了基金圈巨震。
這位投資老將自2003年上海交大畢業後,便被興全基金前任總經理楊東招入麾下,從研究員到興全基金副總,在興全一干就是18年。均衡穩健的投資風格和極強的回撤控制能力,使他成為了市場上少有的投資年限超10年、年化回報近20%的明星基金經理。
卸任後,他管理的興全趨勢基金將增聘謝治宇和董理為基金經理,興全新視野基金將由喬遷接任管理。
那麼,離任後的董承非會去哪?
一則猜測說他去了寧泉資產,這家百億私募的創始人董承非前任領導、“興全五絕”之一的楊東,但是求證下來似乎不是。
另一則猜測說他去了同在嘉裡城辦公的睿郡資產,這傢俬募的創始人同樣來自“興全五絕”,是興全趨勢投資的第一任基金經理王曉明和興全可轉債第一任基金經理杜昌勇共同創立,但求證下來似乎也不是。
“興全五絕”是指王曉明、董承非、傅鵬博、杜昌勇、楊東。其中,楊東2018年創立寧泉資產,管理規模破百億隻花了2年時間;傅鵬博離開興全後,與學生陳光明共同創辦睿遠基金;王曉明和杜昌勇則是將各自創辦的私募合併為睿郡資產。
由楊東一手打造的“興全五絕”已有四人都離開興全,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公司,如今,僅剩的董承非也將離職,似乎宣告了“楊東時代”的結束。自此,以謝治宇為首的中生代基金經理們將扛起興全的大旗。
有諸多自立門戶的案例在前,不排除董承非自己單幹的可能性。畢竟董承非作為明星基金經理,這次離職事件引起了不少關注,趁著這個時間成立自己的公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規模過百億的時間想必不會比寧泉長多少。
除了董承非的去向,離職原因也是大家討論的重點。對於董承非的卸任,興全的回應是“準備休息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在投資理念和工具上多做一些探索和思考。”
公募基金經理的離職,以前大多是因為激勵問題,但這兩年,公募對明星基金經理的激勵已經做得比較充分了,再有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原因多半與待遇無關,更多可能是理念的不一致或是對自我價值的更大追求。
公募基金有其侷限性,基金經理會面臨渠道、輿論、監管甚至公司內部管理層等各方面的壓力,重壓之下往往會做出畸形操作。除此之外,公募由於體系龐大,交易上限制較多,缺乏靈活性,而且靠收管理費賺錢的模式也使得公募需要不斷地擴大規模,很多時候可能與為投資人創造收益的初心相背離。
而私募的股東、基金經理、管理層往往是同一批人,理念上更為統一,管理上更為和諧,同時,提取業績報酬的方式讓私募公司利益與投資人利益充分掛鉤,能夠更專注地為投資人創造收益。
諸如此類的種種原因催生了一批基金經理離開公募,轉戰私募。
在資管界,“公奔私”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除了前面介紹的“興全系”猛將楊東、王曉明、杜昌勇等人自立門戶外,東方紅資管也為私募界輸出了不少大將,前有陳光明創立睿遠,後有林鵬創辦和諧匯一,並且都已成為百億私募。
董承非也不是今年第一例離職的公募基金經理。公募基金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基金經理選擇跳槽或者轉型,體制更為靈活的私募機構也吸引了大量公募人才。隨著私募基金的日益壯大,或許將引來更多的明星基金經理加盟。
雖然私募有其獨特優勢,但創辦自己的私募公司並非易事,往往需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私募公司的成功,不是一兩個明星基金經理就能決定的,產品的發行時點、渠道的支援、投研團隊的搭建等方面都至關重要。明星基金經理奔私後業績一蹶不振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不少傳奇人物都已成昨日黃花。
當然,如果董承非能夠得到興業系的支援,創業之路可能會更為順利。
無論董承非去寧泉、睿郡或是自立門戶,都將是對“興全系”私募的再次壯大。隨著明星基金經理的不斷加入,私募的“興全系”和“東方紅系”也越來越多,不知道如今的局面是否是這兩家願意看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