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自1368年的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到1570年的俺答封貢,期間將近200年的時間,明朝一直與自己的老鄰居蒙古進行了無休止的衝突,其中還爆發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盤點一下明朝與蒙古之間戰爭形勢的演變。
一、主動出擊階段(朱元璋、朱棣時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稱帝。隨後進行北伐,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攻佔大都(即北京),元順帝北逃,徹底結束蒙古在中原的統治,中國再次迴歸由漢族建立的王朝統治之下。先後經歷了太原之戰、沈兒峪之戰、嶺北之戰、捕魚兒海之戰等戰略性的決戰,殲滅了北元軍隊的主力,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雖然沒有一舉徹底殲滅北元,然而老朱的幾次北伐大破北元,天下至此初定。蒙古勢力基本撤離內蒙,退至漠北,從此殘元遂不能復振。給之後的蒙古政局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然而到了朱棣時期,蒙元的實力已經大為下降,甚至分裂成了韃靼與瓦剌,此後朱棣又進行了五次北伐,看見韃靼實力強大就揍韃靼,看見瓦剌有中興之勢就打瓦剌。儘量讓兩個部落實力相當,讓他們互相爭鬥,不讓一方消滅另一方,以維持這一地區的穩定。可以說在這個階段明朝對蒙古的戰爭完全是碾壓階段。
二、轉攻為守階段(仁宣時期到嘉靖時期)
在永樂之後,繼位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沒有洪武和永樂那樣開疆拓土的胸懷,他們的重點逐漸放在了內政上面,於是有了著名的仁宣之治。從明宣宗開始就停止了向蒙古的北伐,開始對蒙古實行積極的防禦政策,建立了以北京為中心的,九鎮為重點、長城為線的點線面的防禦模式,雙方之間偶爾也是較小的邊界摩擦,總體上處於和平相處的局面。然而,這一切從明英宗時期發生了改變,這一時期瓦剌在也先的領導下國力蒸蒸日上,逐漸打起了明朝的主意,恰好此時遇到了“叫門天子”朱祁鎮,於是發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二十萬精銳的明軍被葬送在土木堡,從洪武時期到永樂時期能征善戰的將士幾乎都被葬送,此時也先也率領大軍南下,準備一舉建立自己祖先成吉思汗那樣的豐功偉績,然而他遇到了于謙。此後發生的事我們也大致知道,明朝經歷了北京保衛戰,穩住了陣腳。此後的大部分時間明軍幾乎再無主動向蒙古發動大規模進攻,而蒙古那邊則不時地南下,騷擾明朝。甚至發生了嘉靖年間的庚戌之變。蒙古軍隊在明朝首都附近劫掠一番揚長而去,震驚了整個朝堂。在這期間北方的蒙古一直是明朝頭疼的問題。
三、基本和平階段(隆慶時期到明朝末年)
這樣的局面一直到隆慶年間才得以改變,在明朝中央內閣大臣高拱和張居正的策劃下,加上地方上的宣大總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撫方逢時操作下,成功把握把漢那吉與其祖父、韃靼首領俺答因家事爭執而降明的機會,達成了封貢及互市,結束了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因為這個時候明軍兵力逐漸強盛,蒙古軍隊一看無機可乘,恰巧此時明朝那邊也同意了互市,於是大家都不願再打打殺殺,於是便促成了這一決策。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雙方進行大規模的經濟貿易,蒙古能從明朝獲得必要的生活資料如茶葉、鹽、絲綢等,而明朝從蒙古能獲得大量馬匹,加強軍隊騎兵的建設,雙方基本處於和平相處。雙方處於友好的和平相處,此後四五十年間不見刀兵,一直持續到明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