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蜻,◆一種小蟬。○《詩‧衛風‧碩人》“螓首蛾眉”[漢][鄭玄]箋:“螓謂蜻蜻也。”○[孔穎達]疏:“此蟲額廣而且方。此經手膚領齒舉全物以比之,故言如螓首蛾眉。”○《方言》第十一:“﹝蟬﹞其小者謂之麥蚻,有文者謂之蜻蜻。”
蜻蛉,◆1.蜻蜓的別稱。一說極似蜻蜓。惟前翅較短,不能遠飛。○《戰國策‧楚策四》:“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囈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南朝][齊][謝朓]《贈王主簿詩》之一:“蜻蛉草際飛,遊蜂花上食。”○[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下:“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色青而大者是也。”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蜻蛉》。2.指一種小船。○[清][陳維崧]《念奴嬌‧臨津懷古》詞:“我買蜻蛉剛六尺,紅樹之中斜繫。”參見“蜻蜓舟”。
蛉蜻,◆有窗的輕舟。○[清][曹寅]《後觀打魚歌》:“白舫青簾穩若山,蛉蜻舴艋便如手。”
蜻虰,◆蜻蜓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蜻蛉》。虰蛵,◆即蜻蜓。○《爾雅‧釋蟲》:“虰蛵,負勞。”○[郭璞]注:“或曰即蜻蛉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蜻蛉》:“蜻虰,蜻蝏,虰蛵。”○[清][史震林]《西青散記》卷一:“其惻隱所發,至於病烏鬥蟻,渴螺斷蚓,折股蛨蛨,毀翅虰蛵,皆驚視惋悵,拯救安措之。”
蜻蝏,◆見“蜻蜓”。
蜻蛚,◆即蟋蟀。○[晉][張載]《七哀詩》:“仰聽離鴻鳴,俯聞蜻蛚吟。”○《宋書‧傅亮傳》:“聆蜻蛚於前廡,鑒朗月於房櫳。”○[唐][陸龜蒙]《和襲美新秋即事次韻》之三:“鸕鶿陣合殘陽少,蜻蛚吟高冷雨疏。”
蜻蛚子,◆蟲名。似蟋蟀而小,綠色,能鳴。○[章炳麟]《新方言‧釋動物》:“《爾雅》:‘蟋蟀,蛩。’[郭璞]曰:‘今促織也,亦名蜻蛚。’今人皆謂蟋蟀為促織,別有小蟲能鳴者稱為蜻蛚子,音如蜻鈴。”參閱[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