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鴿子,你第一反應可能是那些“放鴿子”爽約的人,據說他們普遍會發出“咕咕咕”的聲音(不是)。
咕咕咕?咕咕咕咕!(看啥看?在說你呢!)
| 圖源:unsplash
除了“放鴿子”,另一個和鴿子有關的說法——“飛鴿傳書”,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古代相隔千里的人們,透過信鴿,就可以互相通訊來往,這放在今天,妥妥是個裝了精確導航的無人機啊!
但你知道嗎?像信鴿這樣具備如此強大“導航”能力的動物並不少,而且還在不斷被科學家們發現,只不過這其中的奧秘,卻仍是難以回答的未解之謎。
除了信鴿,很多動物都裝了“導航”
因為生活或生存需要,很多動物身體裡都自備一個“導航系統”,其原理往往和磁場有關係。
各種遷徙的候鳥,它們在從南到北,又從北到南的遷徙過程中,就得時時確認準確的遷徙方向,例如歐洲知更鳥()、斑尾鷸()等鳥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歐洲知更鳥也是研究這一問題的模式生物之一
| 圖源:Wikipedia
每年冬天,斑尾鷸會從接近北極的阿拉斯加出發,在九天之內橫跨整個太平洋,飛行11000公里到達南半球的紐西蘭;類似的還有北極燕鷗(Sterna paradisaea),北半球冬天的時候,就會從北極出發,飛到南極“過冬”,換句話說,每年它們要飛兩萬多公里在南北極來回跑。這種長距離的遷徙,肯定是少不了高精度的“導航”系統。
不同亞種的斑尾鷸還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遷徙路線
| 圖源:Wikipedia
除了鳥類,小到細菌,大到海龜,這種超強的導航能力在各種生物中都有發現。
有一類叫做趨磁細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的微生物,就可以感知到磁場,並沿著磁場線的方向移動,並藉此找到適合自己氧氣濃度的區域。
圖中橙黃色的磁小體(magnetosomes)鏈是趨磁細菌感知磁場的關鍵 | 圖源:Wikipedia
而在海洋裡,每年需要洄游的生物們也有著優良的“導航”。比如每年秋季洄游到河裡的(肥美的)鮭魚,就是這其中的經典代表。科學家發現,給鮭魚施加一個90°轉向的磁場,它們的游泳方向也轉了90°——這也就證明了它們身體裡有一個和磁場相關的“導航系統”。
1980年代的一個檢測鮭魚游泳方向裝置:在中心點釋放魚,觀察魚會往哪邊遊,再統計它們的方向
| 圖源:Quinn T P. 1980.
透過類似的方法,科學家們發現蠑螈、蟾蜍、蜜蜂、蝙蝠、鼴鼠等動物都可能具有這樣一套磁場“導航”,或是替代自己的眼睛尋找方向,亦或是進行長距離的遷徙。
這其中,還有一位從小就擁有優秀“導航”能力的厲害角色,那就是大家也很熟悉的海龜。剛出生的海龜,要奮力從沙灘上的巢穴爬向大海,這個過程中,磁場“導航”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紅海龜幼龜努力爬向大海,可能就受到了磁場的影響
| 圖源:Wikipedia
為了弄清楚龜類的“導航”能力,科學家們還為此做了個“壞心眼”的實驗:他們先是在實驗室裡教會箱龜(,一種能尋找方向準確回家的淡水龜)怎麼正確地從東走到西;然後突然改變磁場的環境,箱龜們就找不到正確的方向了,這也同樣說明磁場在動物導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實驗結果,相比於未施加外來磁場的對照組(左圖),施加了外來磁場的箱龜們就是去了方向性,中央箭頭指代箱龜們平均的方向 | 圖源:Mathis A, et al. 1988.
2020年還有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狗在野外“回家”的時候,除了尋找走過的軌跡,還會特定地沿著南北方向進行“偵察”,找到大致方向之後再轉向“家”的方向,這也可能暗示著,像狗這樣的哺乳動物也擁有“導航”能力。
可以注意到開始“回家”之後,狗狗並不是直線前進,而是在某個位置停住,再向著北方賓士,這個過程可能就受到南北向磁場的影響 | 圖源:Benediktová K, et al. 2020.
磁感應≠指南針
說了這麼久“導航”,相信不少人都已經知道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磁感應(Magnetoreception)。簡單來說,就是感知地球磁場的能力,藉助這樣的能力,很多生物就可以準確地找到地理方向。
驗證磁感應的方法也非常經典。
1971年,美國生物學家威廉·基頓(William·Keeton)做了個很簡單的實驗:在幾十英里外放飛信鴿,區別在於這個信鴿身上裝了塊磁鐵。實驗結果讓當時不知道磁感應的人們意想不到:在陰天裡背了磁鐵的信鴿完全迷失了方向,但是大晴天的時候,信鴿卻能準確找到方向。
這也說明,在陰天沒有太陽引導的情況下,信鴿會很依賴磁場來作為判斷的標準。那麼問題又來了:動物們是怎麼感知磁場的呢?
威廉·基頓(William·Keeton,1933-1980)利用信鴿研究了數十年的鳥類遷徙問題 | 圖源:Wikipedia
大量的動物行為學實驗發現,這好像不是動物腦子裡裝了個指南針或者導航這麼簡單——答案可能非常複雜。
一方面,鳥類的磁感應不像指南針一樣是針對準確的南極、北極方向,而是一種檢測地平線和磁感線角度的傾角羅盤模式(inclination compass),用以判斷它現在是在赤道(角度向上)還是極地(角度向下)了;
地球不同緯度位置的磁傾角不一樣
| 圖源:M.E. Deutschlander, et al. 2010.
另一方面,這種磁感應還受到光的調控:在紫外線到綠光波長的光線(<565nm)下磁感應會很有效,但是一到紅光和黃光下,鳥類就會迷失方向。
對此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或猜測,來解釋動物的磁感應能力:可能是像趨磁細菌一樣有磁鐵(如四氧化三鐵)在體內發揮作用?又或者是透過海水可以感知到電壓?
只不過目前證據最有力的,還是基於量子力學和生物化學的自由基對假說。
隱花色素-4可能是磁感應的關鍵?
結合磁感應的特點以及和光線的關係,研究者開始猜測:磁感應會不會和光的感知有關係?很快,他們把目光聚集在了4號隱花色素(CRY4)上。
隱花色素是在視網膜感光細胞裡的一類感知藍光的蛋白,其中1號和2號(CRY1 & CRY2)
和晝夜節律的關係密切。但是4號CRY4卻和晝夜節律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好奇。
科學家猜測在CRY4內部發生的電子傳遞鏈變化,可能和磁感應有關 | 圖源:Xu J, et al. 2021.
在今年6月份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在歐洲知更鳥體內,對CRY4的功能進行了詳細的揭示(下圖):
當感光細胞裡的CRY4感知到光子時,就會產生“光激發”的現象,CRY4上也就產生了對磁場敏感的自由基對(radical pairs);在磁場作用下,CRY4就會被“啟用”,而啟用的CRY4越多,也就促使歐洲知更鳥開始隨著磁場轉變飛行方向。
原理示意圖,翻譯自nature報道,其中部分術語基於可讀性進行了調整
但是,這其中仍然包含了眾多的疑問:人類也有CRY4,為什麼不能感知磁場?鮭魚、海龜、狗等動物都有磁感應,那麼它們的機制一樣嗎?亟需科學家解答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磁感應的謎團還遠沒有完全解開。
不過對於第一個疑問,現在也算是有了一些眉目:研究者讓人們坐在一個密閉的磁場變化的房間裡,同時監測了他們的腦電波。結果發現磁場變化時,腦電波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和我們對外界感知,比如視覺、嗅覺、聽覺的反應很類似。
這也暗示了人類可能有磁感應的能力,只是我們的感知太弱,難以察覺。
實驗用的磁場變化房間 | 圖源:Wang C X, et al. 2019.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更全面地揭示磁感應的原理,說不定手機的“xx導航”都可能用不上了呢?
參考資料
- Mouritsen H. Long-distance navigation and magnetoreception in migratory animals[J]. Nature, 2018, 558(7708): 50-59.
- Blakemore R. Magnetotactic bacteria[J]. Science, 1975, 190(4212): 377-379.
- Quinn T P. Evidence for celestial and magnetic compass orientation in lake migrating sockeye salmon fry[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1980, 137(3): 243-248.
- Mathis A, Moore F R. Geomagnetism and the homeward orientation of the box turtle, Terrapene carolina[J]. Ethology, 1988, 78(4): 265-274.
- Benediktová K, Adámková J, Svoboda J, et al. Magnetic alignment enhances homing efficiency of hunting dogs[J]. Elife, 2020, 9: e55080.
- Keeton W T. Magnets interfere with pigeon homing[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71, 68(1): 102-106.
- Wiltschko R, Wiltschko W. Magnetoreception in birds[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19, 16(158): 20190295.
- Warrant E J. Unravelling the enigma of bird magnetoreception[J]. 2021.
- Xu J, Jarocha L E, Zollitsch T, et al. Magnetic sensitivity of cryptochrome 4 from a migratory songbird[J]. Nature, 2021, 594(7864): 535-540.
- Wang C X, Hilburn I A, Wu D A, et al. Transduction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as evidenced from alpha-band activity in the human brain[J]. eneuro, 2019.
來源:biokiwi
編輯:fiuf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