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響
責編|陳沉沉
01
自我壓榨,很容易
你內心有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只有我做到了A,別人才會給我B。
例如:只有我十分努力做好工作,才能獲得上司的認可;
只有我展現出好客/樂於助人/善於聆聽的一面,朋友才會願意跟我在一起;
只有我做好了一個伴侶應該的樣子,這段關係才能過下去。
這種想法通常伴隨著兩個重要的假設:
1、我要先努力,才能維持一段比較好的關係;
2、不僅要先努力,我還要全力以赴,少一分也意味著失敗。
我們暫且把他們稱為 自我壓榨型 的人。
這類人通常會特別優秀:
在公司,是很好的員工,是老闆願意委以重任的人;
在家裡,是最可靠的家人,有什麼麻煩都可以找他。
在外人看來,他們有特別令人羨慕的關係,也有很多朋友,風評也很好。
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你人真好。
但反過來,可能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代價也非常大。
有的人會因為在單位裡過度努力,過早地燃盡自己的激情;
雖然升職加薪,還算盡職,但內心早生厭倦、情感淡漠。
有的人會在朋友、親密愛人面前保持支持者的角色;
雖然感情很穩固,但因為給出的回應太多,自己的內心很空。
今天,我想聊聊這些自我壓榨型的人。
02
但是,不要勸人放棄自我壓榨
看到這裡有人會想:自我壓榨這麼不健康,肯定是勸他們去改。
其實不然。
自我壓榨型的人,他們未必不知道自己的痛苦。
對於將自己置身於痛苦的人們,告訴他們遠離痛苦,通常沒用。
人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因為有它的好處。
“如果我努力足夠多,就能得到我想要的認可和愛”,這是一個明確的推導公式。
這種明確性,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方法。
相比起不知道怎麼做才好,過度努力只是自己辛苦一些,但至少還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勸有這樣信念的人們放棄,其實就是戳破他們的安全泡泡,把他們扔到了隨機的混亂之中。
相比起手足無措,還是確定性更舒服一些。
其實,“過度努力才能收穫” 的思路沒什麼大錯。
但是,我們要探討的是另一個事情:
如何從過度的努力,到「合適的努力」?
不用那麼累,也可以生存和發展;
甚至還可能讓自己過得更舒服,發展得更好。
03
適可而止的努力
先提個問題:
人們自我壓榨,只是為了得到世俗的成就和別人的認同嗎?
有一部分是,但也不全是。
如果只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那怎麼解釋:
明明有的人已經知道他人對自己的好評,也知道自己做出的事情非常成功,但還是不滿足,要進一步努力呢?
精益求精?可能是的。
但最怕的是這樣一種信念,叫做:
我要無條件優秀,我總是要成為更好。
就好像腦子裡面總有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或者是幻想中的 “隔壁家的孩子” 。
自己怎麼追也是差半步,怎麼做都還是不能讓自己滿意。
我曾聽過有一位教 MBA 的教授分享他在麥肯錫的工作經驗。
那時他還很年輕,工作還帶有學霸思維——
能幹100分的,絕對不會允許自己拿90分;每天加班到深夜,精益求精地在修改方案。
他內心堅信只要自己做出完美的方案,就能獲得客戶的認可,團隊裡面前輩們才會把他當做是 “自己人” 。
有一天深夜,他還在奮戰,他的老闆叫停了他的工作,命令他趕緊回家。
老闆給他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
如果做到60分,客戶就能收貨,就不需要做到100分。
這種想法好像跟精益求精的思路相悖,讓他很不解。
老闆解釋道:諮詢公司的收費與顧問的的工時成正比,而客戶不想要多花錢。
如果 100 小時就能做出他們滿意的工作,他們是絕不願意看著你花 200 小時的。
雖然說的是錢財的交易,但背後的邏輯卻是:
達到標準,獲得認可,事實上不一定需要過分努力。
60分的努力,60分的結果,就是足夠好的。
對100分的追求,反而給合作雙方帶來巨大的成本和壓力。
老闆最後問他一句:究竟你是想要優秀,還是成功交付?
這讓他想到資深同事經常對他說的話——這樣已經足夠好,可以 move on 了。
講完這個故事,他感慨:
所有的努力,都該有範圍和邊界。
沒有範圍和邊界的努力,就像無窮無盡的戰場——
總是不夠,總有更好,總要更強……
那麼除了100分,其他一切都是負反饋。
很多人因為這份認知,不自覺地壓榨壓抑自己,而不自知。
你究竟想從中獲得什麼?不知道。
無望,就是他們最大的感受。
而療愈,是從一次一次 “適可而止” 開始的。
04
適可而止的努力,怎麼做?
在《了不起的我》一書中,陳海賢老師就講過一個關於 “人生假設” 的故事。
有些人會假設,自己要表現得積極樂觀融入集體,別人才會接納自己。
他有一位來訪者說:為了保持一個怡人的形象,她會逼自己講笑話逗大家開心;
很敏感地照顧到對方的情緒,因此活在了內耗當中。
於是陳海賢老師給她一個建議:
週一三五的時候,按照以前那樣,努力表現得積極陽光,過分積極地關注他人;
週二四六的時候,則不要去關注他人的情緒。
一段時間之後,來訪者發現:如果照顧別人的情緒,自己會很累;
如果不管,那麼就會忐忑。
但整體來說,團隊的氛圍似乎沒有因為自己的行為而發生了變化,同事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變化。
由此她得到了一個結論:自己原來不必積極樂觀,也能夠舒服地處在團隊裡面。
透過這個實驗,我們能看到,那些用力過猛的人們,活得不太舒服的原因,正是這樣一種 “人生假設” 。
腦子裡面的假設,逼著自己往最完美的那一個極點上面去了,絲毫不給自己一些退路,自然活得很累。
最終那位來訪者發現,自己就算不用逼自己,團隊好像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那她就可以退一步,不用擔心自己不夠用力地體察別人。
如果你已經覺察到過度的努力已經對你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損耗,不妨像上面例子那樣,找到你自己的假設——
我為了勝任這份工作/關係,我必須做________
注意,這些信念可能都是根深蒂固的,甚至沒有原因,因為它們伴隨你太久了,就像甩動胳膊一樣自然。
然後試一下改成——
我為了勝任這份工作/關係,我不去做_________
同時保持覺察:
當你不做這件事情時,什麼事情會,或者不會發生。
當然了,在這個尋求自己「合適的努力範圍」過程當中,「過度努力才配收穫」的信念並不一定會消失。
但她至少可以知道,以前必須要下 100 分的力氣;
現在,只要她願意,既可以 100 分,也可以 40 分。
一個人活得舒服,不是不再逼迫自己了;
而是,就算要逼自己,也可以有彈性,且讓自己舒服。
05
所謂活著,就是有張有弛
就像是一根彈簧,有張有弛才行。
如果一直拉著,不久這根彈簧就會完全僵化掉。
對於那些願意過度努力的人們啊,他們可能需要重新塑造一個觀念,叫做:
自己努力是可以有彈性的。
這樣才是活人呀,就跟人的情緒一樣,有高峰,有低谷。
功利地說,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得要過度努力,才能表現得很好,
往往他的下場是,身邊人會預設他這是正常表現,預設他是不需要被照顧的。
一旦他累了,病了,表現不如意了,反而會引來不滿。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有一定彈性的表現:
大多數時候盡力而為,偶爾超常發揮,也允許自己偶爾可能沒有那麼令人滿意。
有人可能會質疑:現在我事事追求完美,我的狀況才會這麼好。
如果去追求所謂的彈性,會不會讓一些人失望而離開我呢?
有彈性地應對事情和關係,其實並不是在讓自己停止追逐優秀,而是一種權衡利弊之後的 “可持續自我發展” 。
如果一個人,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和關係。
那麼她需要照顧的東西就太多了,消耗的精神力量也就更多。
隨之快速失去的,其實正是自己最珍貴的動力。
這相當於一股腦地把柴全扔進火堆裡面,看著火勢旺盛,但沒過一會就只剩灰燼。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要扮演完美妻子才能維持婚姻,完美員工才能維持工作……
這種狀態能夠保持 1年、3年,但能夠維持 10年、20年嗎?
是不是想想也挺累的?
這才是彈性的意義:
不用每次都那麼全力以赴。
有張有弛,起起伏伏,長長久久。 END
作者,黎響;責編,陳沉沉。
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