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它到底有沒有什麼界限?這個問題,千百個人,就會有千百種答案。
我所認為的知己,是那種可以天高地闊,無話不談的關係;也是那種就算是久不聯絡,但是如果我有事,你必定會挺身而出的關係;更可以是跨越性別和年齡的相處關係。
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知己的故事有很多,他們之間的高尚情誼,是世人所讚頌和羨慕的。
古有俞伯牙與鍾子期的知音之交,管仲與鮑叔牙的同命之交;羊角哀與左伯桃之間,“二鬼斬荊軻”的生死之交。
今有紀梵希與赫本,似是友情卻又勝於友情的莫逆之交;還有娛樂圈的典範——陳坤與周迅之間,相互理解又彼此支撐的過命情誼。
圖片來自網路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魯迅贈予瞿秋白同志的條幅,他們於1932年初次見面,由於有著共同的理想理念和共同的抱負,兩人相見恨晚。在之後的艱難抗戰中,彼此欣賞,患難與共。
魯迅先生與瞿秋白同志年齡相差18歲,但這並不阻礙兩人之間的革命友誼,他們的友誼甚至延伸至對方的人身安全考慮上,瞿秋白同志在福建遇害前,魯迅先生不顧自己安危,曾多次讓瞿秋白夫婦在他家中避難。
圖片來自網路
真正的知己,不應該有貧富地位的界限,也不應該有性別的界限。無論是“紅顏”還是“藍顏”,可以定義為知己的最終條件是:懂你、欣賞你、力挺你。
真正的知己,彼此之間更應該隔著一把尺子。真正的知己更應該,只是靈魂的交換,不談風月,不談物質利益。
有利則聚,無利則散,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也怪不得很多人會抱怨說“知己難尋”,的確,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所以,如果在你的生命中,有遇到一個真正的知己的話,無論同性還是異性,把握好彼此之間相處的尺度,好好的珍惜這一份難得的情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