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陳碧紅
近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的“2021世界川菜大會”在成都郫都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川廚大師匯聚“2021全球川菜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為川菜發展建言獻策。從高次有根產業到全球菜、國際菜,在這場論壇上,川菜與川菜產業的未來發展,被寄予了厚望。
主持人:
川觀新聞記者 陳碧紅
嘉賓: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 李後強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川菜產業委員會主席 王剛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西區銷售總監 黃偉忠
各路嘉賓分享川菜產業發展觀點
談餐飲
是三次產業融合的創意產業
記者:在過去的十年中,餐飲行業一直是中國市場引領消費的領域。目前,餐飲市場整體發展如何?
黃偉忠:近十年,餐飲行業年複合增長率在12%左右,市場規模增長近3倍,川菜表現尤為搶眼。
記者:如何從整體來看待川菜產業?它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
王剛:川菜排在八大菜系之首,“一端連線世界的嘴巴,一端連線四川的泥巴”。我認為餐飲行業不是門檻低的行業,而是具有更高層次的行業。川菜是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特別是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過去,外界一直把餐飲業作為第三產業即生活性服務業,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餐飲業發展。實際上,餐飲業特別是川菜產業,是典型的文創產業,應該歸於生產與生活藝術範疇,屬於高次產業,並且是有根產業。高次產業,表示超越傳統三次產業;有根產業,表示從四川盆地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有歷史文化根基。
李後強:餐飲是三次產業融合的創意產業。菜品生產中創造了新物質、新產品,發生了生物組織結構的變化和分子之間的化學反應,這是生產不是服務,是第二產業的典型特徵。不同菜系、不同菜品、不同味道等,取決於勞動者的創造力和操作力,屬於複雜勞動、技術活。中國菜特別是川菜,不是工業化生產,不像國外快餐有固定引數,完全取決於廚師個人悟性與感覺,與書法、繪畫、文創類似,這就是藝術的特徵。川菜大師不僅是工程師,還是設計大師、創意大師。如今,更多人類智慧融入餐飲業,比如無人機送餐、個性化配料、按照每個人的營養需要種養生物、根據每天溫度溼度情緒配置元素……所以,我們不能簡單把餐飲歸於第三產業。
談川菜
要提高塑造力與適應力
記者:川菜產業應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
李後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川菜產業和竹產業基地”“打造川菜渝味等公共區域品牌”,為川菜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要重塑川菜體系標準、推進川菜標準化建設,豐富川菜文化內涵、提升川菜品牌知名度、壯大川菜產業規模,把川菜培育成為四川對外開放的重要名片和特色優勢支柱產業。
川菜憑藉獨特的味道成為就餐人數最多、市場份額佔比最大的菜系。同時,川菜有深厚的文化根基,這也是川菜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底氣和素質。川菜館已經開到世界各地,我們必須提高川菜的塑造力與適應力,推進數字化、網路化,實現線上線下結合。期待四川菜儘快成為“國際菜”。
王剛:近年來支援川菜做大做強的相關政策連續出臺,川菜市場佔有率連年遞增,人才、供應鏈及其他基礎建設日益完善,產業叢集的概念已逐步成熟。
黃偉忠:95-00後統稱“Z世代”,調研預測,這部分群體未來將佔據整體消費力的40%。可以說,抓住了“Z世代”人群的消費特徵,就能把控當下以及未來餐飲流行的大趨勢。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