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頸鸛,根據頸部特徵也叫“絨頸鸛”,雖然是無危鳥類,但極少來中國。2011 年,作者在雲南香格里拉納帕海發現白頸鸛,並記錄了當時白頸鸛活動的全部過程。這次發現是白頸鸛現身中國的唯一一筆野外觀察記錄。
這是白頸鸛出現在中國的首張照片。雲南納帕海溼地綠草芊芊,白頸鸛在其中姿態優美,氣質高貴。納帕海溼地位於橫斷山區中國西部候鳥遷飛通道 , 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每年遷徙季節有大量常見水鳥停留越冬或補充食物。
白頸鸛頭頂黑亮,頸羽、尾部及下腹都為白色。體羽呈深綠色且有紫色羽團。棲息於淡水湖泊、河流、沼澤、泥炭森林溼地等。分佈於南亞和東南亞,在中國僅記錄於雲南的納帕海。
不同於白鸛,白頸鸛十分怕人,常單獨或集小群在溼地活動,察覺到危險便立即起飛離去。(視覺中國供圖)
白頸鸛英文名為Wooly-necked Stork,也有人依據英文的字面意思叫它為絨頸鸛。它們分佈於非洲和亞洲東南部,在亞洲見於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地。種群數量估計1.2萬-14萬隻,被IUCN的紅色名錄評估為無危(LC)。
白頸鸛指名亞種episcopus分佈最廣,棲息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的北部和菲律賓,neglecta分佈於爪哇,microscelis分佈於非洲。
發現白頸鸛的經過,我至今仍記憶猶新。2011年6月10日下午我們順著環湖公路觀察納帕海水鳥,沼澤中有一些赤麻鴨、斑嘴鴨、白眼潛鴨在覓食,遠處還有十幾只黑頸鶴與幾隻黑鸛。這些年不知是氣候變暖的緣故,還是這些鳥“進化”了,部分冬候鳥在越冬地滯留到夏季的現象越來越常見。
白頸鸛經常獨自活動,頭上好似戴著一頂黑色小帽,嘴巴也呈黑色,但嘴尖部是紫色。頸部的白色羽毛蓬鬆柔軟,十分搶眼。 (視覺中國供圖)
我從雙筒望遠鏡中看見一隻黑色大鳥在亮水區東邊淺水沼澤活動,附近有3只黑鸛、5只黑頸鶴以及20多隻赤麻鴨。透過觀察這隻大鳥白色的頸部和腹部特徵,我懷疑是白頸鸛。但因距離太遠,我不能準確看清形態特徵,於次日下午又到納帕海觀察,適逢當地著名的生態攝影師彭建生前來拍鳥,我用他的徠卡觀察望遠鏡對這隻鳥進行了仔細觀察,確認為白頸鸛。當時它與3只黑鸛混群覓食,體型較黑鸛略小,通體藍黑色,頭頂黑色,頸部白色,反差極明顯。
這是白頸鸛在中國的第一筆野外觀察記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收藏有一隻白頸鸛標本,生前系昆明動物園飼養展出的動物,但是該鳥從何而來,昆明動物園並無記錄。我們15日再去納帕海,打算拍攝一些憑證照片,但是這隻鳥對人的接近極為警惕,相距300米就起飛離去。這隻白頸鸛在納帕海待到當年10月離去,此後未再有觀察記錄。(資訊來源 《森林與人類》雜誌 作者 韓聯憲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