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老”字,鶴髮童顏似乎是老中醫的標配,其實很多名醫在青年時期就已經聲名鵲起,濟世活人。但益壽養生,未病先防確也是中醫的一大特色。
中醫養生大致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服食藥物,最早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多是養生之用,“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雖然今天看起來這裡邊很多藥物不宜服用甚至有毒,但古人卻樂此不疲地以此煉丹服砂,籍此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景。現代許多人以枸杞,蟲草,燕窩為保健佳品,祈壽延年之必備,大有古韻遺風。
第二種方法是服氣導引,如華佗發明的五禽戲,成型於南宋的八段錦,還有很多今天稱為“氣功”的東西。“氣功”一詞在近幾十年才出現,它脫胎於古代的丹道之學,或稱為仙道之學,古人用之修煉內丹,打通大小周天,最後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以求成仙得道,白日飛昇。今人摒棄這些虛幻的理論,用以修身養性,益壽延年,卻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三種是養神,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所謂“養生先養神,神安身自康”。這裡“神”的概念比較寬泛,思想、認知、情緒都包括在內,中醫理論很早就有思則氣結、怒則傷肝的認識,八十年前興起的心身醫學專門研究心理因素同人體健康和疾病之間關係。近來流行一個詞叫“鴨梨山大”,各種各樣的社會環境、個人經歷作為應激源,透過影響人體的植物性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而引發多種疾病。諸如胃潰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有心理應激的影子。
面對世事紛擾,羈旅炎涼,如何養神,如何處理各種各樣的心理應激因素呢,《黃帝內經》告訴我們要適應環境,“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同時要適應社會,“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這樣就能“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這並非是倡導人們去過那種心遠地偏,不近車馬之喧的生活,而是告訴我們要心隨境轉,不為我執所困。其指導思想濫觴於中醫理論的哲學基礎—易經。“易”的含義就是變,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停留不變的,想要生活一直保有某種狀態是不可能的,不能變換角度看待問題也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大凡人生煩惱焦慮和痛苦都來源於“事與願違”四個字,“事”沒有絕對的好壞,彼之蜜糖汝之砒霜,關鍵是“願”如何去對待。
一個人出門遇到瓢潑大雨,行到中途沒有暫避之處,雨具也被拿走了,淋了個透心涼,狼狽不堪之時,聽聽他怎麼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