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現已越來越受到百姓青睞。人們經歷了一年的辛勞,無論在體力、精力諸多方面均有所透支,利用冬令收藏季節調整、維護很有必要。在中醫院、中醫門診部排隊請中醫號脈開膏方的人日益增加,看來“冬令進補”已深入人心。
中醫歷來有“冬不藏精,春必病瘟”之說,因為冬天是收藏的季節,如在此時補養,來年免得瘟疫。民間也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的傳說,都是一個意思,即冬令進補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提高精氣神,避免疾病纏身。那麼癌症病人能不能“冬令進補”呢?有人認為癌症病人不僅不能進補還要用飢餓療法,餓死癌細胞。這完全是誤導。眾所周知,癌細胞是由自身正常細胞在致癌因素長期致變、致畸而形成的。如果已經過手術、放療、化療後,其剩餘的癌細胞已潰不成軍有如賊寇,如果此時採用所謂的飢餓療法,則受損的是佔99%以上的正常細胞,包括免疫細胞和抵抗力,反而為癌細胞提供了喘息空間,得已“死灰復燃”。西醫腫瘤權威專家警告:癌症病人57%餘病故於營養不良。
我從醫五十餘年,臨床上見到的、聽到的不少,心得認為:除了全身性的白血病、惡性淋巴瘤處於進展期,高熱不退,腫塊增大增多,以及其它實體瘤、淋巴結轉移,多器官受浸潤時段之外,大部分病情已穩定的癌症病人可以冬令進補,即使上述進展期病人也可以擇機予補養支援,但要抓住其“視窗期”補養,保證病人的全程治療。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外證醫案彙編》示:“正氣虛則成巖”。我一向認為癌症的病機“全身病虛,區域性病實”,治則宗旨是“扶正抑瘤”。當然,扶正應分辨陰、陽、氣、血之盛衰,抑瘤要分清痰凝、血瘀、積聚之輕重,要辨清邪正雙方力量對比,權衡扶正與抑瘤之輕重緩急。當腫瘤迅速發展,累及周圍器官和淋巴結時,應毫不手軟,採取峻藥攻邪抑瘤,與西醫手術、放療、化療配合,給病邪以滅頂之災,絕不能用滋補品,以防滋膩戀邪。但經上述攻伐之後,雖邪勢已退,但正氣也必受損。此時宜扶正補益,調整陰、陽、氣、血,準備圍剿殘餘邪毒。當瘤毒邪氣已基本清除,宜全面調補陰、陽、氣、血,冬令進補已是水到渠成。
癌症病人的“冬令進補”,一要找準調補的視窗期,如手術後、放化療告一段落(初戰告捷時)抓住機遇,以扶正為主,但不忘抑瘤;當經過全程放化療後,宜補益正氣提供足夠的能量,為全面康復打下堅實基礎。二是配合西醫的治療手段,如手術後,宜大補氣血,促進手術切口癒合和功能恢復;如放療後,宜滋陰養血,益氣健脾以修復放射線對體內黏膜和造血功能的損傷;如化療後,氣血兩虛,則選溫補脾腎、補氣養血;如內分泌治療後,肝鬱氣滯、陰陽不調,則宜疏肝理氣、滋陰養血、補益脾胃。另外,對癌症病人的“冬令進補”,不宜選用紅參、鹿茸、鹿鞭、鹿胎、鹿膠等峻補之品,以防戀邪“死灰復燃”。宜選用清補、平補之品,如地精、百合、靈芝、冬蟲夏草、西洋參、阿膠、銀耳等滋補品,且應顧及中焦脾土,宜一人一方,先輕後重,循序滋補,可先用開路方探路小試,再予正方調補,還應注意天時、地理、環境,宜“天人合一”,精準辨證遣方用藥,切忌一方打天下,十全大補即完事。
顧奎興 主任中醫師
現任江蘇省腫瘤醫院高階會診中心專家、研究員、全國及江蘇省名中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0餘年。擅長中西醫結合、內外治並用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等,如食管、胃、腸、肝、胰腺癌以及乳腺、前列腺、肺、腦等部位的良、惡性腫瘤,對放射性肺炎、腸炎、及化療毒副反應、老年退行性病變的中醫藥治療有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