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獎勵 “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專家;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專家”。王大中院士,就是這樣的一位科學家。他被同行譽為“中國核供熱技術第一人”,在我國真正獨立研發的核能技術——高溫氣冷堆技術和快中子反應堆技術領域,他是開拓者和奠基人。
“23歲半傳奇”的一員
今年86歲的王大中院士,面龐清瘦。熟悉的人都知道,自帶幾分威嚴的他,十分和善,平易近人。1953年夏天,他由南開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留校後不久,就參加了2兆瓦遮蔽試驗反應堆的籌建,決心用“我們的雙手開創祖國原子能事業的春天”。
在清華核研院,一直流傳著一段關於“23歲半傳奇”的故事。1958年,王大中從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作為骨幹成員投身到遮蔽式核反應堆的建設中。當時學校組建了上百人的團隊,平均年齡為23歲半。經過整整6年的努力,團隊終於建成了我國第一個自主設計的零功率反應堆和遮蔽試驗反應堆。“當時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也充分鍛鍊了我們知難而進、艱苦奮鬥的精神。”回憶起那段艱苦歲月時,王大中更願意將它稱為一次“建堆建人”的歷練過程。
出國進修不忘國情
80年代初,王大中被選送到世界著名的於利希核研究中心進修。進修期間,他從中國國情出發,選擇了"模組式"中小型高溫氣冷堆的設計和研究課題。這個課題當時在聯邦德國也是剛提出不久。經過一百多個方案的計算、分析和比較,他提出了一種新型堆芯的概念,使這種模組式反應堆的單堆設計功率提高了一倍。在短短的一年零八個月進修期間,王大中不僅取得了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辨,在聯邦德國亞琛大學以總評成績優秀獲得了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當歸心似箭的他回到清華大學核能研究所時,迎面而來的卻是核能科研低潮期。面對困難,他保持清醒,經過對我國能源含量、需求和國際核科技發展趨勢的調研分析,果斷地開始了低溫核供熱堆地研究開發。低溫核供熱堆是利用核裂變能產生的熱量對城市和企業進行集中供熱,它是核能和平利用的一個新途徑。這種反應堆是世界上開始發展的一種先進、安全而清潔的新能源,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它的安全性好、投資少、供熱成本低,建造週期短,可節省煤炭,不汙染環境,在我國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悟性、勇氣和韌勁
為了爭取將這一研究專案列入國家研究計劃,加快研究工作的步伐,1983年冬至1984年春,在王大中主持下,利用核能所原有的遮蔽試驗反應堆,透過改建,進行了國內第一次低溫核供熱試驗,取得成功。此後,我國建成的世界首座一體化殼式核供熱堆——5兆瓦低溫核供熱堆,開創了核能供熱新領域。接著,他又帶領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核供熱堆綜合利用研究,使我國在這一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倡導並主持領導高溫氣冷堆的研究與發展,於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組式球床高溫氣冷堆-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並在我國初步建成高溫堆研究基地。
1994年,在學術上具有強烈開拓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王大中,出任清華大學校長,開始了十年的清華大學治校征程。他秉持著“發展工科優勢,加速理科、人文社會學科和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力爭在生命科學和醫學方面有所突破”的辦學思路,為清華鋪就了的蒸蒸日上的寬廣道路。 他還邀請了楊振寧等學術大師來到清華任教,開闊了清華的國際化視野,帶動了優秀學術的凝聚力。
在他心目中,無論是做學問還是辦教育,”悟性、勇氣和韌勁“是三大關鍵詞。比如,”什麼事都會遇到很多困難,都會遇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在這些情況下做決定的時候,你就需要勇氣;韌勁就是,什麼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總而言之就是要把事情做到底。”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