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大洋環流及潮波動力學團隊研發並布放在海南島東部海域的準實時潛標觀測系統,成功抵禦12級颱風“圓規”的直接影響,第一時間回傳了颱風經過期間的海流資料。
潛標是深遠海海洋環境觀測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開展物理海洋研究的基礎觀測方式,具有長期、連續、定點、多引數同步觀測的特點。常規潛標觀測資料一般採取自容方式儲存,隨潛標回收後下載使用。因此資料一般有一年左右的滯後,通常用於科學研究,無法直接應用於海洋環境監測預報和預警。準實時潛標實現了觀測資料的及時獲取,最大滯後時間1天,大大提高了潛標觀測資料的時效性。
海洋一所大洋環流及潮波動力學團隊從2018年開始準實時潛標觀測技術研究,先後掌握了低功耗衛通模組、大深度全向耐壓防水天線、信標拖拽破斷保護、輕型耐壓艙加工與防水、纜系設計與現場布放等關鍵技術。目前,該團隊自主研製的準實時潛標觀測系統已實際應用8套,無人值守在位執行時間,從最初的一個月增加到目前的超過100天。
海南島東部海域的準實時潛標系統於2021年7月17日布放,布放站位恰好處於“圓規”颱風登陸路線上。在臺風經過期間,該潛標系統準實時回傳颱風影響下的海流資料。颱風經過後,潛標工作正常,進一步驗證了該準實時潛標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持續性。大洋環流及潮波動力學團隊在可控成本的條件下,實現了準實時潛標觀測,邁出了深遠海海洋動力環境規模化準實時監測的重要一步,對提升海洋環境預報預警具有重要意義。
12級颱風“圓規”行進路線與準實時潛標布放點
準實時潛標回傳溫深感測器節點觀測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