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趙東元 採訪物件供圖
國家科學技術獎今天公佈。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趙東元、教授李偉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制和應用》專案,原創性提出了有機-有機自組裝思想,創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獨特的物質輸運和介面反應規律,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新材料基礎研究的突破,也是 18 年來上海再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這是一項微觀世界的研究。“介孔材料是一種多孔材料,孔徑在 2-50 奈米。而功能化介孔材料,是將介孔材料改性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趙東元介紹,介孔材料是 20 世紀發展起來的嶄新材料體系,具有規則排列、大小可調的孔道結構及高的比表面積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與分離、奈米組裝及生物化學等眾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2002 年前後,整個介孔材料都侷限於無機材料。趙東元突發奇想:做了這麼多無機介孔材料,能不能創造一種有機的高分子材料,又軟又輕又好用,還能在國民經濟中創造出非常高的價值?為了攻克這個難題,趙東元組建科研團隊,苦戰 5 年。回顧整個過程,趙東元感慨,實驗之所以做成,一是因為“異想天開”,二是足夠幸運。“整個合成過程非常複雜,就像是在一個黑箱子裡亂撞。”
如今,在趙東元辦公室隔壁的陳列室,留存著當年課題組成員們積累的一本本實驗筆記和博士論文。成員孟巖的博士論文《有序的有機高分子介孔材料的合成與結構》記錄著:起初,實驗怎麼也做不出介孔,做出的全都是抱團的奈米粒子……轉機來自一位復旦轉專業本科生。2002 年,復旦大學在全國率先施行本科生轉專業制度。酷愛化學、高考未能被第一志願錄取的歷史系學生顧棟,申請轉到化學系,後選擇趙東元作為本科生導師,開始在實驗室參與一些基礎性工作
時隔十幾年,如今已是武漢大學教授的顧棟,憶起 2003 年 10 月 7 日的那個深夜,依然難掩激動。當天,他用一種反常規的方法進行實驗,測試得到一組非常漂亮的資料。 “顧棟非常聰明,他提出把高分子先聚再合成的做法,一下子把步驟從 5 個簡化成 2 個。”趙東元在學生的啟發下打開了思路。接下來兩個月,大家緊鑼密鼓、調節引數、測試分析,年底就基本得到了所有資料。 2005 年,趙東元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上發表文章,在有機-無機自組裝的基礎上首次提出有機-有機自組裝的新方法,並將實驗方法公之於眾。 至今已經吸引 60 多個多家和地區的 1500 餘家科研機構跟蹤研究,利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介孔高分子、碳材料等,發表論文 4 萬多篇。國際學術界評價這項研究的貢獻為“先驅”“里程碑”“突破”“重要進展”等。
介孔原是一項基礎性研究,如今,趙東元要把它應用起來。“化學是離工業最近的一門基礎學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實現轉化。”趙東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能創造出這個結構的材料,那麼肯定會能找到它的用途,哪怕目前來看還太昂貴。
經過不斷壓縮成本,趙東元團隊將科研成果投入到工業化生產,開展大規模製備。比如:將介孔材料作為催化劑使用,大大提高重油轉化效率,全國推廣後每年可為中石化增產約 150 萬噸的高質量油品。在民用方面,目前尚未實現,趙東元也早有一番暢想:介孔材料在工業上已經作為絕緣隔熱材料使用了,是不是將來也可能應用到衣物上呢?比如用奈米孔製作衣服,既輕薄,保暖性又強。他們現在就正在做一種利用有機高分子介孔材料做成的液體,“將來抹在身上,薄薄一層,就能完全隔熱,你根本都看不出來,零下三十度都都不怕。”
趙東元興奮說道。趙東元自稱“造孔之人”,“相當於拿個鑿子,在你們看不到的微觀世界裡造孔”。研究多孔材料多年,他養成了一種職業病——平時但凡看到什麼材料,他都想把它打成孔。各種“異想天開”,也成為他科研工作的動力和源泉。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馬亞寧